武惠妃是算著日子的。
而且她也害怕夜長夢多。
李隆基需要李瑁解開的古篆一共二十四句。
先前已經給出了十六句,昨日雖然沒有聽蘇曼莎解字,但還是又留下了四句,不出意外的話,今日便會給出最後的四句。
倘若要藉此讓李隆基決定放他們出宮前往劍南,那明日便不能再將這四句古篆解給李隆基聽了。
而離開長安之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讓李林甫再無翻身的可能。
否則一旦他死灰復燃,捲土重來,那對李瑁而言,即便是遠在劍南,恐怕也要遭其打擊報復,終日寢食難安,惶惶而度。
所以,她決定今天就向李隆基攤牌。
且看看李隆基的態度究竟如何!
倘若李隆基動了殺心,武惠妃自認他決計瞞不過自己的眼睛,若是那樣,今夜便是李瑁、李琦逃離長安之時。
正好藉著還有八句古篆未解,李隆基斷然不會立刻翻臉,怎麼也要等到明日之後,才會動手。
但如果事情剛好相反,那就不必急於一時,仍可按照李瑁的計劃而行。
武惠妃的這些考量,李瑁也是贊同的。
與之前不同,現在多了寧王李憲這個變數,李瑁是真的不想再在長安多待了,多待一天,便要多冒一天的風險。
誰知道寧王叔他們會不會突然發難?
畢竟自己就是那個他們口中的佛子,他們一旦動手,必然會把自己抬出來,那時李隆基會怎麼想?
所以到時不管他們是成是敗,自己都會騎虎難下。
還有楊玉環,他雖然現在跟李白在一起,但誰又敢保證她不會再度落入別人之手?
王琚、寧王、李林甫的黨羽又或是自己那些個皇兄皇弟,無論是誰知道了她的下落,恐怕都不會輕易放過。
更何況眼下還有不良人!
如果她被不良人抓住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這種種不確定因素相加,李瑁也下定了決心:“既然母妃已經有此決定,兒臣定然全力配合,卻不知父皇何時會來?”
“孟吉說,陛下昨夜很晚才回宮,今晨又宣佈罷朝一日,想是遇到了什麼棘手的事情……依我看,他隨時都有可能會來,你和小蘇,最好儘快做好準備。”
怪不得一大早就來尋自己。
李瑁立刻看向了蘇曼莎:“昨日那幾句話,你都編好了麼?”
蘇曼莎點了點頭:“編好了,你要不要再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