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清風和靈參童子決定,還是要挑上幾個傳授一些非星辰道的功法。
兩人商定以後,一個去西崑崙瑤池洞天的琅嬛書閣取功法。
一個留在青雲觀內佈置道場,為講道做好準備。
清風御使玉拂塵往西崑崙去,而靈參童子留在青雲觀佈置道場。
只因清風對地仙道最為熟知,能夠找到適合的功法。
而靈參童子對林霄最為熟知,知道什麼樣的道場最符合林霄的裝杯習慣。
清風不是林霄,但是也要按照林霄風格來,這樣一來清風裝杯的時候,相當於林霄也在裝杯,而且裝了一個更大的杯。
所以靈參童子故意把整個青雲觀弄得古樸自然。
觀內雖然沒有雜草橫生,但也是佈滿了苔蘚藤蔓。
青石板路滄桑斑駁,通往一座空蕩蕩的大殿。
殿內設有香案供桌,上面供奉著一副字。
其實整個青雲觀都是和萬界山連在一起的,勾連天地法則,算是地仙界的天道法寶。
這樣一件寶物,怎麼可能會生草長蘚。
自然全都是在靈參童子的控制下,才生長出來的。
包括大殿內斑駁老舊,看上去就有些年頭的黃布香案。
一路上走來的青石板路,甚至院牆縫隙裡的陳年老泥。
要的就是一個古樸自然,好像此間主人完全不在意這些外在的東西一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實際上,往石頭縫裡塞泥,還要做舊,真的很狼狽。
好在狼狽的是靈參童子。
不過看到清風和靈參童子,能夠遊刃有餘的應對,地仙界內的事物。
林霄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日後地仙界之內的一些事宜,林霄肯定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操心。
林霄的視線要放到地仙界之外,自然會對地仙界內的事物沒有那麼上心。
所以地仙界內的發展,是需要清風引領,由地仙界內的修士們共通努力的。
林霄最多隻能給出大方向的引導,甚至只會給出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