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俊一一答應。
“陳會長,大營集團最近有筆投資需要錢,撤回50億美刀,不知您方不方便。”
“沒問題,明天銀行上班就轉賬。”
“陳會長,金門集團也需要用錢,50億美刀……”
“沒問題,明天銀行上班就轉賬。”
朱鴻波,丁青也相繼撤資了,先把大部分資金撤回來。
不敢一次性就把全部資金撤回,這肯定會得罪陳道俊,但最壞的情況是,剩下的30億美刀可能會血本無歸。
但對於大財閥來說,30億美刀的損失不算很大,可以賺回來。
這是兩人想出的折中辦法,既不會徹底得罪陳道俊,又能讓集團資金不出問題。
隨著兩大財閥的撤資,加深了市場的不安情緒,有更多人提出撤資,已經連理由都不編了。
陳道俊依舊一一答應,輕鬆如常,好像多少人想撤資,都不成問題。
有些人都懷疑了,奇蹟集團是不是真的資金出問題?
但該撤的還是要撤,誰也不想冒上血本無歸的大風險,
短短半小時,撤資總數就已經達到300億美刀,數字還在不斷往上漲。
毛賢敏讓服務員拿來紙筆,記下來。
亞當拿著紅酒杯,晃動著新鮮的紅色液體,嘴角揚起弧度。
篤定這次奇蹟集團要完蛋了。
陳道俊不可能拿出這麼多資金,除非他真的靠著投資賺到很多錢,但這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是量化投資之父西蒙斯。
肯定跟很多基金騙局一樣,拆東牆補西牆。
畢竟連正規銀行,也承受不住市民的擠兌,一個基金又算得了什麼。
如果奇蹟集團沒有受到商業攻擊,還有可能靠著投資賺到錢,但亞當對此很自信,在他的商業攻擊下,奇蹟集團不可能還剩下多少資金。
正常經營只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