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向齊豐提出警示,若齊豐看眼前的既得利益他可以撤走,若齊豐看長遠的利益他不應該走。
正在齊豐猶豫不決之時,元英與秦江月來到他的大帳。
施禮過後,元英問:“齊將軍要回彭城嗎?”
“嗯,他怎麼知道我的心思?”齊豐很奇怪,稍後他答道:“還未作最後的決定。”
元英語重心常的地對齊豐說:“此仗對齊將軍非常重要,無論怎樣,齊將軍現在還是皇子,一手控制後夏的北方,既有實惠的經濟又有強大的軍事。如果臨漳城被攻破後夏就此滅亡,後夏的大片領土還有齊將軍的一草一木嗎?”
“是啊,後夏滅亡他的這個蕃王還當得下去嗎?”齊豐仔細品味蘇碧菡說的話,元英說得十分明白,他是皇子不是平頭百姓,若呼延況滅了後夏,他這個皇子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他若堅持打下去,有可能最後是死,因為強大的後涼不比從前,虎狼之師,所向披靡。他若不打,他的結局也是死。戰是死,不戰也是死,還不如戰。他苦著臉,悲傷地說,“如此形勢,我只能與呼延況來個魚死網破。”
“齊將軍說得對,”元英嘆道,“眼下形勢岌岌可危,勝敗一瞬間。”
“元將軍所言極是,我乃局中人,不免有些迷惘,經元將軍指點我對當下形勢已瞭然於心。”齊豐既傷感又動情地說,“我不能給呼延況可乘之機。”
元英讚道:“齊將軍迷途知返終是高瞻遠矚,若辛苦努力終能成事。希望齊將軍三日內在大營裡帶兵休息,無論呼延況如何叫陣都不要出兵。我們儲存實力,靜待呼延況的大軍彈盡糧絕。”
“到那時我們再攻打他們?”
元英說:“是的,我們只能在那個時候攻打他們。”
齊豐無奈地說:“只能這樣了。”
元英鼓勵齊豐道:“即便我們知道後涼很強大,我們很弱,但我們也要信心百倍地迎戰。我們以一當十,動用謀略與戰術,鼓勵我們計程車兵背水一戰,我們就會奪取勝利。”
元英的鼓勵,讓齊豐放下了沉重的心裡負擔,他知道,在後夏,除了他們的蕃兵還有岳陽的守軍,還有嘯林的弟兄。嘯林人雖少但總是在後夏危難時發威,他們的戰績總是令國人瞠目。若這三股勢力合在一起,透過各種渠道攻打後涼軍,勝算的可能還是有的。
元英見齊豐已經被打動就拜辭了,秦江月也跟著她回到他們自己的營房。
元英走後,李蒙對齊豐說:“元將軍非等閒之輩,有他,後夏不會滅亡。”
齊豐笑道:“你對他很有信心?”
“非常有信心。我相信元將軍的謀略會一個接一個的出籠,他能將呼延況打得矇頭轉向,顧此失彼。”
“啊,”齊豐驚歎道,“你能預見得到?”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李蒙慢條斯理地說,“我是從他的話裡話外聽出來的。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歇著,就等呼延況彈盡糧絕。元英曾與呼延況多次交鋒,每一次交鋒他都打敗了呼延況。我估計,這一次也不例外。”
“好啊!我放心啦!”齊豐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