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 孩子就滿月, 方言也終於得以‘解放’――允許他出房間, 也暫時可以告別一日三餐各種湯了,最最最讓方言開心的還是他可以洗頭洗澡了!
之前那些他還可以忍,可是一個月都不能隨意碰水――好好洗澡, 簡直不能忍,他還有些慶幸現在不是熱天,否則他都沒信心自己能不能忍得了一個月只是拿布巾擦擦了。
在這邊,人們倒沒有給孩子吃滿月酒的風俗, 方言張繼他們之所以辦是因為湊巧他們翻建的房子也終於蓋好了, 日子和滿月接近, 方言張繼就打算搬回來住, 這樣爺爺奶奶們想看孩子也就不用特意跑這麼遠了。
只是張老漢和張羅氏的意思是――孩子剛出生, 房子也是剛建好的, 他們要搬回去住, 怎麼也都是喬遷之喜。
入新居要辦,熱熱鬧鬧討吉利, 以後家門興旺。有條件的就擺上一兩桌,親朋好友坐一起高興熱鬧的吃一頓飯,沒條件的就隨意點,整幾個較得體的菜供奉一下也行。
商議結果就是把日子定在了孩子滿月的那天。
已經進入11月,天氣完全冷下來,人們都換上了厚棉衣,收回來的白菜大多被醃成了酸菜, 這次方言他們沒有出面收,蘇二哥早在之前就來跟村長談好了,由他跟大家統一價格收購,當然他也是要分好差的。
蘇二哥給的價格也公道,村民自然沒有不答應的,而且為了多賺點,還會盡心盡力醃成最好的,這樣到時自家若是比別家稍多點銀子,在村子裡也是倍有面子。
而蘇二哥最近每月來不止收白菜,自然還有方言養的那些雞。現在大家都知道縣令大人家的雞是下蛋最勤最多的,就割韭菜一般,割掉一茬又長一茬,幾乎一年到頭都有雞賣。
所以單看賣雞賣雞蛋來看,張家依然是全村最富裕的一戶。
“人家夫郎有本事啊!”
一大早,就自發來幫忙做工的村民忍不住感嘆,手裡依然利落地拔著雞毛,手抓著幾毛從脖子順著背脊往下一滑,輕松拔一把,露出略黃色的雞皮來。
那人抓著雞脖子沖旁邊幹活的人道:“瞧瞧,這雞養的,多肥!”
附近正在給雞開膛破肚另一個人笑呵呵地說:“那是人家有本事,一下養成這麼多,不過他們家都放養在山上,估計是地寬吧。”
“不管是為什麼,總之我家是不敢的,這萬一一病,那損失可就大發了。”
“對。我家就養十來只都提心吊膽的。”
“先不說病不病吧,我就說單是人家的一半好了,咱們也沒有這麼多東西喂呀。”
一語道破,在場的人齊齊啞口,好半天才有人出聲附和。
“不過這繼小子…不,當了縣令就是不一樣啊,你看看,單咱們這就已經殺了有156只雞了吧?”
“沒有細數,不過應該也差不多,那邊還有鴨和魚。”
這麼一說,這些人不禁都咋舌。
“這有什麼,也不看看人家現在是什麼人。你看賣雞就有不少吧?還有那些絲,我聽說在外邊價錢可貴可貴了,要幾十兩呢。”
“哇!”
“所以人家有那能力,辦體面的啊。”
“不過我覺得還是方家哥兒最厲害,這才幾歲,馬上就懷有了,而且還是雙胎啊!就是身子再好的女子都沒他這麼運氣吧。”
“沒錯兒!”
……
雖然是冬日,可是人們幹活還是忙得一頭汗,聊天也是熱火朝天,一點都沒覺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