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李斯你們兩個離開,這是我們儒教內部的事情。網”朱熹頭斑白,一身黑色儒袍,目光如電,面色冷峻的看著場中的韓非子和李斯。
性惡論的支持者中,儒家除了荀子,其他支持者都是一些普通儒家弟子。
至於儒家宗師荀子的兩個傑出弟子,沒有一個成為儒家弟子。
韓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更像一個政治家。
一旦李斯和韓非子退出,今天的辯論將成為一場碾壓。
韓非子和李斯根本沒有在意朱熹的目光,什麼朱子,在他們的眼裡就是一個笑話。
除了宋代以後的人,承認他的身份,在宋之前,沒有一個儒家宗師,將他放在眼裡。
“今天討論的是性本惡和性本善的言論,作為弟子,我們難道不能為老師說兩句?”李斯黑束冠,眉宇間帶著一股冷厲,目光淡淡的打量著朱熹。
孟子只說性善,就是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
可以說,朱熹是孟子性善論的堅定支持者。
至於孟子,李斯臉上的冷笑更濃,在宋代以前,孟子在儒家的其實很低,和荀子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
“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有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這就是諷刺孟子的打油詩。
孟子在宋代以後的儒家弟子,還能擺擺譜。
但是在宋之前,什麼亞聖,什麼孟子是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這只是統治階級為了加強統治,對孟子進行的升格運動而已。
可以說,宋朝是儒家先賢身份地位的一個分水嶺,一批儒家先賢被升格運動,於此相對,一些儒家先賢就被降低身份。
畢竟以前和自己差不多地位,甚至不如自己的儒家弟子,一下子被提升到亞聖的地位。
根本就是一種難以調和的矛盾。
“你翻入鄰家寡婦之院,難道就是你的性本善?還號稱儒家弟子,難道儒學把你心中的善,給掩埋了?”一個身材高大、身穿褐色儒袍,支援性本惡學說的儒家弟子,對著對方一個身穿白色儒袍,腰懸玉簫,衣冠楚楚的儒家弟子諷刺道。
砰!
白色儒袍弟子聞言,面色赤紅,在所有的儒家弟子一臉詫異的目光下,一拳揮向揭短的儒家弟子。
“你這是汙衊!”
砰!
支援性本惡的褐色儒袍儒家弟子,毫不猶豫反擊過去,微微側身,躲過白色儒袍弟子的一拳,同時一腿橫掃過去。
白色儒袍弟子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一腿就被踢得倒飛,落入性本善支持者的一方中。
打!
根本不用多說,本來雙方辯論的火氣就很重,結果被這兩人一鬧,頓時拳打腳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