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金地名京> 第七十章 鳳陽往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 鳳陽往事 (2 / 2)

道士抓了一大把肉乾扔在桌上,他自己嚼了兩塊,嘟囔著抱怨太硬,沒味道,說還是早上那一鍋野菜肉乾湯味道好。

我對手裡這本鳳陽史志非常感興趣,嫌道士太煩,就對他說:“你要是嫌沒味道,就自己去找廚房。”道士一聽,還當真了,拍了拍腦袋:“誒,對啊,我怎麼沒想到?老頭在這住了這麼多年,肯定有自己的小灶,柴米油鹽肯定不能少。走,跟道爺去找廚房,讓你也嚐嚐道爺的手藝。”

我拍了拍他,又指了指自己手上的傷口,說這麼艱鉅的任務還是交給你吧,我可是傷員,再說了,我得看看這本書上有沒有和三十年前事情相關的記錄。

道士看我手上的傷口確實可怖,也就沒說什麼,捧起肉乾就去找廚房。耳邊清靜了,我開始翻看這本線裝的鳳陽史志。

書是印刷的,破舊不堪,還有一股難聞的黴味,但上面的字很清晰。

我逐字逐句的看著,書裡記述的內容從清光緒年間開始,鳳陽發生的奇聞軼事,民俗變遷,天災人禍,記錄得很詳細,內容也很繁瑣。一開始我還能將其當作趣聞來看,但看的時間一久,就感覺有些枯燥,精神也有些睏乏。

我打了個哈欠,喝了點水提神,然後徑直翻到最後一頁,發現竟是紙頁竟是空白的。我心中納悶,忙往前翻,一直翻了三十多頁後,終於看到了文字,不過卻不是印刷字,而是手寫上去的。

手寫的部分一共有五十多頁,我看了看,發現印刷字和手寫字之間的時間節點正好是在三十年前,也就是說,書籍的後半段是有人在書印刷完成後用手寫上去的,而且記述的內容,恰好是鬼校形成的那段時間。

我捧住書的手興奮得顫抖起來,忙開始瀏覽這一部分內容。

與前半段印刷內容的嚴謹不同,手寫部分的內容很是隨意,和隨手記錄的日記差不多,語言也很直白,留下這些文字的人文化水平應該不會太高,這也剛好對應了當時社會的現狀。

前面幾頁記錄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事,什麼老天爺連續下了幾個星期的雨啊,祖祠又漏水了啊,繁瑣得很。但當看到第八頁的時候,上面記述的內容一下子變得不同了,由剛開始的雜亂無章變成了按時間段記錄,有些像日記,敘述的語調也變得無比嚴肅與沉悶,並且所有的筆墨記錄的一直是同一件詭異的事情。

而我期望找到的關於鬼校的資訊,在這件事情中敘述得無比詳細,使得我在震驚之餘,終於瞭解到了一部分關於學校的聳人聽聞的事情。

原來,三十年前的鳳陽鎮,其實並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在荒廢的榆樹溝深處。我們看到的那個被廢棄的荒村,就是鳳陽人的祖地,榆樹溝外雖也有許多淘金人建的房屋,但那只是他們養家餬口的工作之地,真正的家,還是荒村。

至於為什麼後來的鳳陽鎮遷到了榆樹溝外,便得從書中記錄的那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開始說起。

由於這部分的內容很多,全部寫下未免太過囉嗦,我便將之以月份為單位做了歸納,歸整好的內容如下:

一九八三年五月,連降半月暴雨,巨大的山洪沖毀攔金壩,暴雨停歇後,鳳陽的領頭人物,也就是現在禿頂鎮長的老爸,組織人力重修攔金壩,卻意外發現了河道兩岸被山洪衝出的金礦,進而發現了溶洞深處隱藏的金礦。

六月,鳳陽人中幾個威望最高的人開會後作出決定,封鎖金礦的訊息,除去那幾個當時見過金礦石的人外,知道金礦存在的便只有那幾個實權人物。他們秘密組織親信進入溶洞開鑿礦道,但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很快,這些人的行徑開始暴露,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訊息,他們所幸便攤牌了,並且拉了更多的人入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