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有一大堆的事要管,而且他也知道,康熙在呢,他不可能下死手,因此,便是冷眼旁觀。
至於五爺外面還有一大家子要管呢,宮裡的事情,也最多是拿點銀子來打點,可別的,真的管不上了。
誰叫人家和媳婦關係不好,人家媳婦不願意進宮來找皇后說說話呢?
別的側福晉,那也無法在皇后哪兒說得上話的,沈琳又是個不願意管事的,人家的側福晉和年氏還有舒穆祿氏啥的也沒交情。
所以,倘若那幾年沒有和貴太妃一直在宜妃身邊打點,照顧宜妃,寬慰宜妃,估計宜妃也早就米西了。
至於後來康熙死了,也是和貴太妃首先和皇后說,這康熙的女人太多,這麼多妃妃嬪嬪的,怎麼塞得進慈寧宮和壽安宮啊,不如,讓有兒子的跟著兒子去過吧。
兒子本來就有贍養額孃的義務不是?
這樣,宮裡也能少幾個,皇帝的責任也輕些。
其實那時候康熙沒了,很多小答應小常在的,都也是一根白綾就這麼去了,深宮的日子難過啊,宮裡養這些人的壓力並不是很嚴重了。
只不過,和貴太妃覺得,宜妃這樣再下去,真不適合,所以,才會和皇后去說。
畢竟康熙的那些女人,也就她能有這個身份能和皇后說得上話了。
別的要不是礙了四爺眼的人的額娘,要麼就是份位太高不敢上前。
你想啊,你借膽兒給十六十七他們的額娘,她們敢嗎?
而像德妃算是生子比較高的那種,也是二十九生下十四的,後來雖然也侍過寢,可沒有孩子再出生吧?
可自己那就不同了,哼哼。
現在雖然侍寢侍得不多,不過,偶爾也會和四爺來一場的,雖然一年算下來估計才年氏的十分之一,不過,幫忙,自己可比年氏大十幾歲好麼。
倘若自己生扎拉芬早,扎拉芬都能當年氏的姐姐了,你說這能比?
再說了,四爺不喜歡自己,會和自己生四個娃?
還把弘瞻帶在身邊?
沈琳可從來不認為四爺是會怕自己把弘瞻教歪,自己三個孩子不知道教養得有多好。
沈琳是覺得,四爺之所以會把弘瞻帶在身邊,那是因為怕自己辛苦,只不過,男人嘛,死要面子嘴硬,才故意這樣說的。
年氏一向看不上沈琳,覺得人家雖然侍候皇上幾十年了,不過,還是鄉下土包子一枚,只不過,運氣好,生了幾個孩子。
只不過,一個現在為了兄長,一個為了兒子,因此,二人突然含情脈脈起來了,再也沒有那種後不見後了。
不過,二人表面上十分的要好,私下卻恨透了對方。(未完待續
ps:感謝程君桐,rair,北冰洋流,伊爾芙,伊爾芙的兩張月票,感謝柯可媽媽,月夜紫靈兒的月票,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