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歷史上的年氏也好,年羹堯也好。早就是死得不要死了。
年氏在歷史上,可是比皇后和十三死得要早很多的。
年氏一死。年羹堯也倒臺了。
那現在,年羹堯一死,帶走妹妹,好像也有可能的吧?
而現在自己所處的,也不知道哪兒出了偏差,年氏還沒死,只不過,身體一直都不好。
因此,哪天突然說年氏沒了,沈琳也不會意外,只會感覺歲月無情,也只會感慨,相熟的人又少了一個。
四爺也在一邊說,等年初三去看看她,省得她一人在圓明園裡孤單。
沈琳也說道,四爺去了,把兩個小的也捎上,有孩子的歡笑笑語,對年氏的病情也好。
四爺聽了點了點頭。
而且年氏對兩個孩子也是不錯的,怎麼著也讓兩個孩子見她最後一面。
可哪裡知道,這邊四爺還沒動身,那邊,年氏便去了。
年氏的棺槨自然是要抬回宮的,圓明園那邊有人在替年氏收拾,舒穆祿氏也忙碌了起來。
舒穆祿氏把御膳房,還有照顧那些老弱病疾的活計交給了沈琳。
年氏貴為貴妃,而且人家兄長是為國捐軀,再加上,據說四爺有可能會追封為皇貴妃,所以,三品以上命婦還是必須得來哭喪的昏君。
這些人裡,你也不可能不保證人家沒有老弱病疾。
其實每次宮裡有這種事,總會讓幾個老弱病疾的也跟著去。
雖然沈琳是挺想和人家說,你們家有老弱病殘的,索性就在家裡的佛堂哭,為逝者祈禱好了。
可這是宮裡一向的規矩,沈琳也不敢說什麼。
因此,只能儘自己的力量,讓那些人稍微舒服些。
一來是薑湯紅棗紅糖茶備得足足的,二來是讓太醫隨時在這兒備命,至於一些救命的良藥也備著,萬一有人需要呢。
第三則是讓人多準備些湯湯水水的,比方說麵條啦,粥水了諸如此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