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家知道,人家侄女是宮裡的貴妃,可又如何?
那時候人家大伯咬出來的人這麼多,得罪這麼多人,你知道是誰幹的?
壓根查不出好麼!!
這件事,弘晝也有向四爺說過的,四爺能怎麼辦,人也死了,更何況,人家大伯不僅貪贓枉法,還蠢,四爺都不想說這人是自己小妾的大伯,太丟臉了,還罷了好長時間的臉色給舒穆祿氏。
舒穆祿氏不能對四爺怎麼樣,可她把這筆賬記在了心上。
當她得知孩子保不住了,自然是悲痛萬份的,而這時候李氏就上門了。
李氏的意思是,反正這個小孩子保不住了,那麼拿來栽贓陷害弘晝不是很好?
怎麼著也得利益最大化不是?
反正肯定是不會有人相信是舒穆祿氏自己處理的,至於太醫哪兒更加好打發了。
難道他敢和皇帝去說,是因為他的照料之下,所以舒穆祿氏的孩子沒了?
他項上腦袋還要不要了!!
因此,在舒穆祿氏和李氏的聯合之下,弘晝就成了害死未出生“弟弟”的最魁禍首。
而四爺還查到,這件事,隱隱約約還有弘瞻的影子在裡面,可是,具體弘瞻幹了什麼,卻查不出來。
星德和永琸回來,也給四爺帶了一個不算怎麼好的訊息,應該說是比較打臉的訊息吧。
那時候年氏不是收了一個南洋的公主當女兒麼,而弘晝懷疑,人家壓根不是真正的公主。
而星德和永琸這次去吧,打探到了,還真的不是啥公主,而是人家國王弟弟的女兒。
放在大清,那就是和碩親王的女兒。
親王的女兒和國王的女兒,差別可是挺大的。
人家國王也解釋了,主要是自己適齡的那位女兒也過世了,弟弟的女兒呢又傾慕大清的文化,他又覺得,弟弟的女兒和他的女兒其實也沒差別,所以就這麼頂替了。
人家認錯態度挺好的,據星德說,他一上門提這件事,人家就認了,而且為了向大清認錯,還提供了挺多的商貿優惠方案給大清,希望大清能揭過此事。
雖然星德和商家是滿意了,不過,四爺的面子挺下不來的,畢竟他可是封了公主的,還是年貴妃的女兒,他多沒面子。
可已經成了事實了,他也改變不了了。
也幸好,之前他也說過,以後無論哪個南洋的公主來,絕對不再封為公主了,要不然,那些南洋的公主郡主還不成群結隊的來大清找男人?
而這次星德帶回來的人,有一部分是南洋的讀書人,人家想來大清學習一些專業知識,比方說造船方面的,比方說紡織類的。比方說茶葉,釀酒類的,人家特別的渴望,因此,星德帶了一大幫人過來。
中原大地的君王一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那就是對番邦來的人,特別的熱情。一般是人家只要說幾句好話。或者說做為番國,帝王就會賞賜很多的金銀啦,很多的專業技術啦。
就像這次。四爺聽說了,也點了點頭,然後讓十六去操辦此事了。
沈琳一聽,覺得四爺簡直太沒保衛意識了。怎麼可以把大清如此重要的智慧財產權無私的讓給南洋的小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