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手頭的資金不是很多,再加上東家的女兒女婿孝順,因此,人家把鋪子遷去了大興。
原本老東家的莊子就在大興,這樣,他們也可以免了車馬運費錢,二來,也可以多和女兒女婿多多在一起。
女婿在大興也是做生意的,兩家鋪子開在一起,還可以互相照應。
芝麻就是看中他原先就是那糧油鋪子的,也有一定的熟客。
雖然大客戶,人家肯定是帶走的,不過,散客肯定還是會來買的,只要保證質量和服務。
芝麻看中的,便是這點,人家東家也保證了,會幫著引薦,還會幫著引薦同行,還有上下家。
雖然價格也挺高的,不過,和芝麻之前談的,東城的鋪子什麼的,那真是隻夠一個零頭的。
雖然如此,芝麻還是把商人漫天開價,落地還錢的本性揮發到了極致。
從原價鋪子120兩的賣價,硬是殺到了108兩。
另外還留下了幾個,原先鋪子的夥計。
有些夥計,年紀也有些大了,拖家帶口的,自然不願意跟著去大興,倒對留下來,也挺樂意的,又看見新東家,給每個加了二成的月銀,從原先留下的一人,成了二人了。
人家原先的鋪子是生意紅火,人自然需要多。
而沈老太太的新鋪子,剛上手,二人,再加上一個搬貨的苦力,一個粗使兼職燒飯婆子,也夠了。
老太太也是個聰明的,人家芝麻這麼幫得手,她自然要籠絡住了。
便和芝麻商量,看是不是能讓芝麻幫她個一年半年的,只要上了手,她就立即放人。
人家是主子的親孃,更何況,雜貨鋪子在芝麻看來,和江南世家的幾家鋪子,也一樣,都是她的孩兒似的。
沒上軌道,她確實也不放心。
因此,在和沈琳商量一二後,芝麻答應,會分一點精力在雜貨鋪子上。
從前兩個月的經營狀況看,生意還是挺不錯的。
沈琳有看過芝麻遞上的賬本,第一個月,去除人力,物流各種各樣的成本,純利潤有六兩多,至於第二個月也有七兩,這個收入,已經算是挺高了。
畢竟,沈老爹一年的月銀也才一百兩!!(未完待續
ps:感謝絨壯壯的平安符打賞,年三十早上看見有親的打賞,真素特別的開心噠,麼麼親
推薦好基友翡翠c完本的作品,書閒的親可點之,書號,2433174,書名,《清朝的奮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