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月懷永瑛的時候,正是最好的年華,再加上有沈琳寵著,中有弘晝護著,因此,基本是把自身所有的好營養全給了永瑛。
沈琳呢,對孩子又實行放養政策。
再加上弘晝和容月本來就是走武路子的,因此,永瑛百分之百得了父母的真傳,再加上宮中良師的指導。
他一入了熱河,基本那就是蛟龍入水,和蒙古小王子們打得那叫一個暢快。
一開始小王子們對他也是應酬性質的。
他們也是年年來的,不過,那些皇孫真的是一點也不好玩,說什麼讓著他們,幫忙,明明是咱們帶著你們玩好麼!!
布庫麼也玩不過咱們的,射箭呢只能和咱們打個平手,至於打獵這種事,哼哼,更加是作弊,咱倘若不是看在長輩的面子上,咱真不想和你們玩!!
這也不能怪弘時和弘曆的孩子。
本身四爺是從文,相對而言輕視武的,因此,弘時和弘曆特別想上進的,自然是往文靠攏,對兒子的培養,自然也是往文那邊靠。
畢竟四爺對皇孫們的功課抓得還是挺緊的。
至於弘晝這邊,他是常年在外,永瑛就是交給沈琳了,對於沈琳來說,孩子玩得開心最重要。
至於兩個孩子回到了府,容月本來文化水平就一般,對兒女的功課自然也不會怎麼放在心上。
富察家的倒是想插手啊,可永瑛在府裡的時間都比較短,更何況是上人家府上了。
雖然馬齊家的有和容月提過,不過,容月想的是。咱不向往大位,孩子太過出挑有可能是種罪過,還不如讓他們開開心心的玩過一個童年呢。
至於弘晝回來的半年,雖然他倘若要抽時間教導兒子倒也成。
弘晝的基本功挺紮實的,畢竟人家是康熙身邊長大。
只不過,弘晝太忙了,在朝堂上。忙著和四爺吵架。下了朝堂,又要和漕幫還有商家打交道,閒來還要和容月恩愛一下。順便造個人的,哪有空管孩子的。
他是覺得,兒子在上書房讀書,這不是有上書房的先生管嘛。
他小的時候。也沒見阿瑪管他啊,都是皇瑪法考他的功課的。
那麼。兒子在宮裡,這不是應該要兒子的皇瑪法雍正爺管嘛?
所以,永瑛一直屬於四爺管的時候,他努力點。不管的時候,他放鬆些。
嚴格來說,永瑛雖然沒誰管著他。不過,他讀書一直很自覺的。誰叫他覺得,身為哥哥,無論任何方面不能比妹妹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