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眼紅?
會不心生妒忌?
會不想來搶一塊大肥肉?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兵部尚書這麼一說,所有的鐵帽子。另外五部尚書全部都開口附議了。
幾大鐵帽子親王開始訴說起他們的門人和高麗棒子做生意吃的虧,至於禮部尚書也說起前些年,他們在招待棒子國的使者,鬼子國的使者碰到的一些奇芭事。
幾個鐵帽子親王見四爺不說話,又紛紛說道,這幾年他們生活不易啊!!
什麼海運的前期投入十分巨大,由於弘晝去了西北打仗,他們當初的投資還沒回來,星德和永琸聯手,壓根沒有弘晝在的時候賺得多啊!!
西北打的時候呢,他們又捐銀又捐物資的(弘晝逼迫的),虧損更加不用說了。
你說自從你上位之後,什麼世子也不讓咱們封,咱們呢,也沒來和政府計較,畢竟咱也知道政府有困難,不給政府添麻煩不是?
可現在,真沒必要去摻和別國家的事啊,你想啊,咱大清在東北不是有駐軍嘛,實力還挺雄厚的,人家高麗棒子國,怕個球啊!!
至於兵部尚書也說了,倘若鬼子國真去攻打棒子國了,咱也完全可以以逸待勞啊,何必長途跋涉去鬼子國哪兒呢?
禮部尚書也說了,這主動攻擊人家,不是咱天朝上國應該乾的事,咱可是特別愛好和平的禮儀之邦。
戶部尚書立即也說了,真要打,戶部也會努力湊銀子的,就是希望接下去的三年,咱大清不要有什麼天災*的,比方說,黃河不要決堤,江南不要有水災,夏天,颱風不要來襲擊兩廣,福建,江浙一帶,別的地兒不要有旱災,蝗蟲諸如此類的。
應該說,別的尚書說的話,四爺真不看在眼裡,也不當回事兒,而戶部尚書算是四爺的嫡系之中的嫡系了,人家是四爺一手帶出來的。
人家說的,那就是在點子上了。
民生!!
你想啊,整個大清,你怎麼可能保證三年之內沒有任何災難的?
颱風年年有,就看一年來幾個,來幾個四爺就很慶幸了,有的時候,一年來個十幾二十個的……
弘曆一看不妙,你說怎麼扯著扯著,跑到國內的民生去了,難道弘晝打下了鬼子國,這就不管了?
可他也知道,現在明顯大家都不要管,或者哪怕鬼子國真被弘晝打下來了,人家也不想理!!
眼間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倘若你問四爺,他想不想打,他也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