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之前弘暉說這個生意未必能搞,弘暾勸自己三思而後行,而到了十三叔說這事兒難辦,弘晝便知道,基本在皇阿瑪哪兒是通不過了。
畢竟,他們三人是最最瞭解自家皇阿瑪的。
可是看見海運那塊大餅沒得吃,那多鬱悶。
應該說,以前小的時候覺得,額娘說的故事啊,某些話啊那真是感覺不可信,感覺額娘在瞎眼說大話似的。
可跑了次江南,弘晝便知道,額娘說得,十有八/九全是真的。
所以,當初額娘提過的海運生意,弘晝便覺得可行了。
雖然額娘沒做過生意,可看看自家的鋪子生意如此紅火,便知道,額孃的某些思路絕對是可行的。
重要的是,自己要找哪樣的拍檔!!
其實想想也知道,京城的貨物那時候賣給蒙古貴族就比在京城能漲幾倍,至於江南的一些珠寶,茶葉,絲綢,那更是十倍的利潤。
那南洋哪兒,更加不用說了!!
二十倍,五十倍,那都是有可能的。
而唯一要解決的,便是能乘風破浪的大船,還有船工。
大船難些,船工便容易解決了。
不過,額娘說過,大內肯定有前朝造船的一些資料,只要能讓皇阿瑪大開後門,到時候,造個船絕對妥妥的。
雖然要些時間,不過,咱訓練船工,組織商家,那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所以,一起出手,算算時間也差不多!!
可現在,好像都不能明目張膽的搞,那麼,咱做下私幫生意,總行吧?
弘晝覺得,就做生意的眼光方面,簡王叔認了第二,也就曾經的九叔能認第一的,簡王叔雖然現在退居幕後,不過,永琸活躍著呀,那咱找他,就憑咱倆發小關係,那是絕對能成功的不是?
當然了,最重要,還是皇瑪法點頭,要不然,他可不願意,到時候皇阿瑪因為自己的事向額娘發難呢。
康熙一聽弘晝的話,覺得,這個事兒倒也可行。
幾個孩子小打小鬧,能搞什麼,倘若真有銀子賺,到時候也能讓兒子把心思放在海運上,省得老找織造們的麻煩,你說除了李家,孫家和曹家基本都是第二代了,就和自己的子侄沒什麼兩樣。
自己的發小都死得死,老殘的老殘,自己能不看顧好人家的子侄?
自己還能撐幾年,說不定,弘晝生意搞大了,到時候,老四便不在意人家貪的那些銀子了呢?
就算要回來,至少也能讓人家喘口氣不是?
康熙聽了,點了點頭,然後讓弘晝多找雅爾江阿商量商量。
另外,康熙也和弘晝說了,三公主的駙馬挑好了。
雖然是漠北蒙古離得比較遠的,不過,那人和弘晝可是早早認識了的,雖然沒有結成諳達,不過,人家這些年來,也和弘晝見過兩次面。
主要是人家漠北比較遠,基本是三年才來一次熱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