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其實並不介意思思以後長大了知道自己的身世。
這種事情,瞞不了一世。
可是,四爺也是個心疼思思的,更希望思思有個愉快的童年,現在思思年紀還小,懂什麼,居然有人在她面前說三道四的,因此,便立即讓人去打聽,是誰家的娃這麼不知進退居然在說這種話。
四爺又吩咐太監把這事告訴了沈琳,沈琳這人平時雖然挺不靠譜,四爺也不會把事情交給她來辦,不過,對於孩子的照顧,你還真不得不對她說個服字。
至於上書房的某些雜碎,哼哼,四爺表示,他會親自來收拾。
四爺一向喜歡牽連,因此,到了第二天,某個在說三道三的孩子,包括他的堂兄弟一起被趕出了上書房。
至於人家的阿瑪也因為做錯事情,被降了官職,至於人家家族的大家長,也被四爺訓罵了幾句,勒令人家閉門思過。
還說了,有些軍國大事輪不到他來管,還是讓人家回去好好教養家人才對,你家都管不好,憑什麼出來當官啊?
老百姓都知道,你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呢,你本來就是滿人,紅薯是不需要你賣,不過,教養孩子還是可以的,省得以後養出那些紈絝子弟來。
那大家長回去自然是把那多嘴的熊孩子狠狠的收拾了一頓。
而別的在上書房蹭課的熊孩子,也基本是被家裡的家長教育教育再教育。
你們真看那兩個孩子不順眼,可以用文化課來碾壓永瑛,用武術課來碾壓思思,但千萬不要學人家長舌婦說三道四的。
你用功課碾壓,人家找不到藉口來說啥,也不會趕你出上書房,倘若真是因為你功課碾壓了人家,導致被趕出上書房,那麼。以後你在清流哪兒的名聲可就棒棒響,仕途也會更加順暢了。
而思思和永瑛倒是沒發現上書房有啥變化。
想來上書房蹭讀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一來人家這兒本來就匯聚了,大清最最出色。學問最最好的先生。
二來,在上書房畢業,以後的仕途自然也會順利好多。
三來,這也是匯聚自己人脈的地方。
因此,四爺在之前想來上書房蹭書讀的幾家人裡。選擇了家比較中規中矩的人家家的孩子。
人家的大家長有個特點,話少,四爺覺得,人家的孩子估計也一樣吧?
而沈琳自從接到四爺通知後,一直有關注著思思的動態,不過觀察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思思也沒啥反常的,便放下了心頭的大石。
相比較思思,永瑛想得就比較多了。
思思不是自己阿瑪的親女兒這件事,他自然是和思思一起聽到的。他看著皇瑪法還有太太的樣兒,便知道,思思有可能真不是阿瑪的親女兒,那麼,自己呢?
別看他繼承了弘晝和容月的強壯身體,可身上畢竟也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液,是四爺的親孫子,所以,繼承四爺的多疑那是很正常的。
永瑛自然不會就這個問題再去問皇瑪法和太太,他知道。只要是大人不想讓你知道的,你永遠也不會從他們口中得知真相。
所以,自己慢慢查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