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漢武帝的祖父> 第二百一十一章 釀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一章 釀酒 (1 / 5)

聽劉進開始聊正事了,大司農臉上的笑容也收起來,沉思起來,過了片刻說道:“可透過匈奴互市賣掉,殿下以為如何?”

然,劉進聽此卻搖了搖頭,開口說道:“此資敵行徑,不可。”

大司農一聽,思考了一下也卻是如此,然後劉進又開口說道:“或可對糧食進行發賣。”

劉進思索了一下,沒有拒絕,但緊接卻皺眉說道:“自先帝《輪臺詔》以來,我大漢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去年行代田法後,糧食產量更是大豐收。

若非思及糧食增產,穀賤傷農,也不會有行代田法之事。

唯恐對糧食進行發賣,定然要低於市價。”

大司農思索了一番,點點頭道:“殿下所言極是。當如何是好?”

劉進也思考了一下,沉思片刻,不確定的說道:“大司農,我思及釀酒可否?”

聽此,大司農眼前一亮,撫掌道:“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呢。”

此時大漢所施行的制度乃是酒榷制度,或者說榷酤制度。

始行於漢武帝天漢三年,官府控制酒的生產和流通,獨佔酒利,不許私人自由釀酤。

其施行的原因乃是需要對外用兵,需廣開財源。

酒類這東西有一定的成癮性,對於喝酒的人來說,算是剛需。

因此,專賣之後,為漢武帝賺取了大量的錢財。

然,也正是因此,不少世家大族卻也少了極大一部分財產來源,因此,一直以來對酒榷制度抨擊甚為勐烈。

有了劉進挑頭,大司農趙過開口道:“說來,酒榷施行以來。前期雖為大漢賺了不少錢財。

然至先帝末年,其銷量便已經極低了。”

劉進一聽,皺眉問道:“為何?”

大司農苦笑一聲道:“行酒榷後,百姓婚喪嫁娶均需用酒,且不少人日常也飲酒不少。因此剛開始銷量著實不少。

然隨著時間推移,先帝幾乎每年均要征伐匈奴,致使海內凋敝,百姓手中的錢財也日益減少,因此,不少百姓便減少買酒。

除此之外,因官方釀酒,酒品質量及賣酒者態度皆不能令人滿意。

因此不少百姓開始自行釀酒,自給自足。

如此一來,酒水銷量便斷崖式下降。

到如今,酒水銷量也就能覆蓋酒榷用人後,略有盈餘罷了。”

聽到這話,劉進點了點頭,心中揣思著,這是壟斷情況下非常容易便導致的結果,如後世八九十年代的供銷社,甚至其門上會有橫幅,上面寫著“不準打罵顧客”。

就離譜。

想到這,劉進開始尋思,為何在上一世的歷史之中,鹽鐵會議之後,酒、鹽、鐵原本都專賣的物資,鹽鐵依舊施行專賣制度,而酒榷則是直接放開,該成酒稅了。

劉進輕輕點頭道:“大司農之言,令我深受啟發。此前未曾想過,大司農以為,若向陛下建議廢酒榷,行酒稅是否可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