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夏日炎炎,寒松的渾身發冷。
耳邊依舊似有雷聲轟鳴, 然而當寒松抬頭向天上望去時, 確實如同靈璧所言那般晴空萬裡。有鳥兒振翅飛掠過陽光下時,都要加速沖向樹葉遮擋下的蔭涼。
目光下移, 因著旱魃過境,整座城更是火爐一半處於半沸騰的狀態,像極了傳說中的火焰山。收留他與靈璧的修士, 出了一腦門子汗,一邊緊張兮兮的朝著屋內張望, 生怕恩人領進來的道人死在他的宅院之中, 一邊不住的用蒲扇往身上扇風。
夏日的熱浪與寒松相隔絕,手背上傳來涼意,似春日或是秋日裡的雨滴跌落般的觸感。可當低頭寒松看向手背時, 上面什麼也沒有。
“和尚,你怎麼了?”
靈璧的手搭在了寒松的額頭, 去探和尚的溫度, 模樣瞧著比外面站著的修士還要緊張。
走火入魔之人大多發燙, 是故若遇上走火入魔的修士, 並不像說書人在茶樓裡唱的, 冒著身死的危險幫其疏通經脈,而是要幫著修士把溫度降下來才對。
即便是凡人燒糊塗了, 也得幹出混賬事來, 何況修士呢。
見寒松不對勁, 靈璧這裡第一個湧上來的念頭便是摸摸和尚的腦袋, 看他燙不燙。
出乎靈璧意料的是,寒松的額頭不僅不燙手,甚至比她掌心的溫度還要低些,傳到手中的並非炙熱,而是絲絲涼意。
對寒松來說,手背上的雨滴只是一個開始。封鴻的凡人肉身仍舊翻著白眼,四肢來回抽搐,涎水順著嘴角流到了石磚地上,氤氳成一團小小的水窪,顯然神念不在此地。
“靈璧道友可知通感?”
稍稍回過神,寒松仍舊定定的望著自己的手背,能清晰的感覺到雨滴密密麻麻的落在手上。
通感並非什麼難以理解的事。凡間的書中有四字成語,望梅止渴便是典型的同感。光是聽到梅子兩個字,便口舌生津,如同真的吃到一樣。
與此同理,雙眼緊閉嗅到花香時,識海中不由自主就會浮現盛開綻放的花,嗡嗡撲扇著翅膀忙碌著採蜜的蜂。
瞧見別人受了傷,即便自己好好的,也會突然有刺痛的感覺。
這些都可以歸為通感,你我並非一體,卻感同身受。寒松突然提起通感二字,靈璧收回了搭在他額頭的手,望著和尚那雙澄澈的眸子發愣。
“難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