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劉金鳳電視劇全集星辰影院> 第九十二章:風起東南《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二章:風起東南《五》 (2 / 2)

天下所有人包括儒家士子都知道,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是禮可以為儒家上下帶來權利和盛名,可以讓他們打著禮教的名頭繼續魚肉百姓。

不可在如此縱容他們了,韓非子云: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而儒家之症尚在腸胃,用劑重藥便可痊癒。

“既然如此,那就在東南之地首先開始吧!!!!”王吉喃喃自語道,想通後,王吉火速下令,命車伕加速回到府衙。

片刻後,王吉車架就回到郡尉府,在官吏隨從們的擁簇下,王吉快步走到大廳,走到案几旁下令道:“將昨夜收到的禮物,逐一造冊登記在案,上報給執金吾趙將軍,在派人傳令各地,宣佈陛下詔書,免除東南流民之罪,命各地官府將人數造冊登記不得延誤!!”

“喏,屬下等立刻就辦!!”官吏隨從立刻答道。

王吉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後繼續傳令道:“馮御史,請你立刻召集東南三州刺史於此開會,共同商議東南豪強不法之事!!”

“喏,下官即可去辦!!”馮磊拜道

“所有人等立刻著手辦理,不得有誤!!!”王吉說道

“喏!!”眾人答道,之後轉身離去。

一個時辰後,三州刺史便雲集齊郡郡尉府,等待著頂頭上司王吉的訓示。

王吉更換官服後,重新出現在官衙正廳中,在眾刺史的拜見中走到主位上坐好,同時示意眾人落座,待大家坐好之後。

王吉才開口說道:“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諸位皆是大漢肱骨大臣,受天子信任,方才下派監管四方,可東南民變,諸位刺史難辭其咎,雖然陛下免除諸位死罪,但還需待罪立功以贖其罪,不知諸位對東南之亂有和想法?”

聽到御史中丞王吉的敲打,何劍等人芒刺在背,坐立難安,相互觀望後,只好讓任職時間最長的何劍陳述。

何劍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回稟王中丞,非下官等不盡心盡責,只是刺史府多次下令讓各地郡守法辦各郡中豪強,可是三州郡守一直推脫,屬下也實屬無奈啊!!”

聽到何劍的辯解,王吉也明白了刺史們的處境,只有監察權,沒有執法權,一旦地方上沆瀣一氣,三州刺史再無發揮空間。

想明白這裡,王吉繼續說道:“本官知道各位的難處,但事到如今不能在讓君父蒙羞了,有道是:主辱臣死,我這有一份蒐集好的名單,各位立刻帶人前去緝捕 ,查抄家產,不得有誤,所需要緝捕人馬,我會上呈給執金吾,請求支援爾等,前去辦理吧!!!”

說完將手上名單交給何劍等人,何劍一看名單上的名字,就驚起一身冷汗,名單上大多都是儒家名儒,雖然之前對他們一直都有法辦之心,怎奈何這幫人手眼通天,就連上報的遷徙名單都有人幫劃去,而如今同為儒家學子的中丞卻對他們趕盡殺絕,實屬蹊蹺,但中丞下令大家又不敢不從。

何劍再一次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問道:“中丞,名單上大多都是儒家子弟,中丞不怕受到同門苛責??逮捕後屬下該如何審理??”

王吉看著眼前左右為難的何劍說道:“君子群而不黨,漢律在此,天下郡國百姓都要遵守,而儒家子弟為何可以例外,我知道名單上的人多數位高權重,所以更加要有真憑實據,顯示漢律之莊嚴,讓天下萬民知曉,漢律不可違逆!!所以各位刺史更要以身作則啊!!!”

聽到王吉冠冕堂皇的話,何劍等人明白任務的艱鉅,要將此案辦成鐵案,要讓天下人不能有異議,何劍等人咬了咬牙斬釘截鐵的說道:“下官等,一定不辜負中丞重託!!!”

注:御史中丞:漢朝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稱御史中執法,秩千石。掌蘭臺圖籍秘書事,綜領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揮他們監察天下郡國官吏、審計上報的各類檔案帳簿等,對三公、九卿有彈劾之權。漢哀帝廢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為御史臺長官,此後歷代相沿不改,唯官名時有變動,曹操曾改御史中丞為宮正,取其糾彈百官朝儀的職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稱中尉。南北朝時期,御史大夫時置時廢、即令置大夫亦往往缺位。故中丞實為御史臺長官無疑。

刺史:刺史,又稱刺使,職官。“刺”是檢核問事的意思,即監察之職。“史”為“御史”之意。 秦制,每郡設御史,任監察之職,稱監御史(監郡御史)。 漢初省,旋復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職,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漢武帝繼廢諸郡監察御史後,又於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始置刺史一人。“刺”,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制度在西漢中後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對維護皇權,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興局面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稱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由監察官變為地方軍事行政長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