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王鵬表示,立軍令狀沒有問題,想要破敵,也不在話下,只是需要向孔融借點人。
王允心中納悶,當初聽孔融的語氣,手下最厲害的,自然當屬那戰敗受傷的武安國,除此之外,似乎也再沒什麼人才,如果真的有能人,估計現在,已經站出來了。王鵬還準備借什麼人,難道是想借點兵,這倒是有可能的,王鵬兵少,向孔融借點,也在情在理。當下,王允看向孔融,說道:“文舉,你看如何……”
“王將軍為國討逆,主動請纓,孔融理當支援,倘兵馬不夠,想要借些,盡管開口,我帳下將領,也任由王將軍挑選。”孔融倒也仗義,直截了當地說道。王鵬的身份,他已經知道,王元的兒子,趙洵的女婿,還算是王允的半個侄子,不管是沖著何人的面子,他想討些人馬,都是要借的。
“如此多謝孔大人。所謂兵不在多而在精,末將身邊,本部兵馬,已經足夠,差的只是能徵慣戰之將。末將想要借的也不多,一位就夠。”王鵬說道。
“王將軍既然開口,莫說是一員將領,哪怕是十員,我這邊也借了。我麾下第一猛將北海震天錘武安國,有萬夫不當之勇……”都傷成那個樣子了,孔融還萬夫不當之勇呢。“若非他受敵暗算,身負重傷,由他前去助將軍一臂之力,定然能夠馬到功成。可惜、可惜呀……不過……”老家夥話鋒一轉,接著又道:“老夫帳下從不乏能徵慣戰之將,除武安國外,還有一位,人稱北海擎天柱,姓宗名寶,同樣是放眼天下,難逢敵手,有他助將軍,應該也能首戰告捷。”
北海擎天柱……
王鵬聽了孔融的一番話,差點一口血噴出來,您老人家怎麼和歷史上寫的一點不一樣,這麼能吹。還北海擎天柱,丫的,你當我沒看過《三國演義》呀,黃巾賊管亥到北海借糧,宗寶上去,一個回合就被人家斬於馬下,就這樣的醬油選手,帶他去,和沒帶有什麼區別。
當然,王鵬絕不會直接說宗寶無能,閃了孔融的臉面,只是微笑地說道:“北海擎天柱的大名,自然如雷貫耳,但區區黃巾鼠輩,怎許宗寶將軍親自出馬。”
“那你想要借誰?”在孔融眼裡,自己手下厲害點的,一共就倆,北海震天錘和北海擎天柱,其他的皆屬龍套角色。孔融本以為王鵬聽說過這兩位的大名,所以想要借一個,不料竟然不是。
“末將想要借的人,就在大人身後站著。”王鵬淡笑地說道。
他聲音落定,帳內的所有人,一齊將目光投到那白甲小將身上。少年的行頭雖然不錯,但沒有一個人把他放在眼裡,實在是因為少年年紀太小,能有什麼本事。孔融也轉頭看了少年一眼,然後說道:“將軍說的原來是子義呀。子義,王將軍想要請你同往,不知你可願意?”
一聽說孔融稱呼那少年為子義,王鵬心中大喜,因為太史慈字子義,看來自己猜的一點沒錯,白甲小將確實就是太史慈。這一下,自己可要發達了。
太史慈微微躬身,沖著孔融一拱手,說道:“大人對我家恩重如山,此番家母吩咐,凡事皆聽大人吩咐,不得有違。”
“既然子義不反對,那就隨王將軍走一趟吧。”孔融說道。
“太史慈遵命。”
事情辦成,王鵬是高興非常,馬上簽下軍令狀。士兵將軍令狀拿給王允過目,王允見木已成舟,只能對王鵬叮囑一番,讓他小心謹慎,莫要重蹈覆轍。
王鵬點頭唱喏,待到散帳,請太史慈到自己的隊伍這邊,點齊兵馬,便行出發。王鵬手下,一共兩千人,一半老兵,一半新兵,老兵由淩剛、牛鐵帶領,新兵由於禁統率。太史慈隨著王鵬的人馬出發,看著王鵬的這些士兵,他也是一肚子納悶,新兵都年輕力壯,倒是很好,可那一千老兵,都什麼年紀了,其中還有傷殘人士,這怎麼打仗。不過既然來了,就要跟著王鵬,絕不能半途而回。再者說,太史慈自己,那也是自信滿滿,憑借自己的本事,哪怕是單人獨騎,估計在敵陣之中,進進出出幾個來回,那也是沒有問題的,等遇到暗算武安國的人,肯定是要好好教訓一頓。當然,太史慈心中還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王鵬怎麼看出自己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