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生財娘子 燃盡六月> 第三十一章回心轉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一章回心轉意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一天,方瓊是在縣衙裡面過的夜,沒有那兩個因為自己爭來搶去的婆娘,方瓊覺得這天晚上睡得格外的香。

第二天早上,阿瑜便來到方瓊的家中,正如方瓊所說的那樣,家中的兩個孩子都是由大媳婦來帶著,其他的家務活都是其他兩個女人來幹。

阿瑜見這兩個女人,一個身姿輕盈,臉上帶著幾分脂粉氣,另一個雖腿腳不靈便,卻也是豐乳肥臀,長相清秀,各有各的美。更難得的是,她們在這家裡面都是任勞任怨,就在阿瑜剛進來的這功夫,阿瑜見她們洗衣服的洗衣服,曬被子的曬被子,幹起家務來每一個都很麻利。

只是這兩個姑娘像是害了病,彼此看對方都有些不對付,你瞪我一眼,我瞟你一眼,兩個人在一屋裡面都不說話。

阿瑜驀然在心裡面嘆了一口氣,心說這方瓊還真是造孽,自己上輩子不知道積了什麼大德,讓兩個水靈靈的姑娘同時看上他,居然連做小都樂意,偏偏這傻瓜還不惜福,說天天看著心煩,竟然還往外面跑?這要讓生活在現代的那些連女朋友都沒有的單身狗知道有多麼嫉妒羨慕恨?

阿瑜是頭一回來到方瓊家中,對這幾個姑娘十分陌生,可這三個女人卻是認得阿瑜的。邊境小鎮第一把手的夫人,想不認識都難,最難得的是聽說那位年輕英俊的右相大人對自己這位夫人敬愛有加,這讓小鎮的其他女人十分羨慕,都很想向阿瑜討教這馭夫之術。

方瓊的大媳婦是個地地道道的鄉村婦人,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她恭恭敬敬的給阿瑜倒上了茶,“縣令夫人,咱這屋裡也沒有什麼好東西,這是前一陣子剛弄來的茶葉,你湊乎著喝一點。”

“不用客氣,你們三個一塊來坐吧。”

方瓊的大媳婦不懂禮術,可其他兩個都在大戶人家家裡面呆過,知道身為妾室是不能同正室一同出來接客的,這還是躲在各自屋裡面偷偷探出頭來觀望,卻還是被阿瑜叫出來。

終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能把那個有權有勢的男人降服的女人究竟是何方神聖?為啥她嫁給比自己小三歲的男人還可以兩口子相敬如賓,自己花了那麼多功夫在方瓊那個糙漢子身上都不見成效?

兩個女人不約而同的走出來,目光在空中彼此一撞,瞬間又給了對方一個白眼,然後各自朝阿瑜福一福身子,端坐在兩邊。

“你們都是方瓊的女人,不如說一說為什麼都看上了他吧?”阿瑜笑著問道。

聽阿瑜這樣一問,三個女人心中頓時明瞭,這可是方瓊叫來解圍的,這家夥不想呆在家裡,在外面住了小半個月,最終還是把縣令夫人給搬來了。

大媳婦是個沒心沒肺的婆娘,見阿瑜這樣一問,馬上回答:“有啥看上看不上的,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婚事是家裡面作主的,當初我家跟他爹關系不錯,剛生下來時這門婚事就定了。這女人這輩子,凡事都是一個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都認了。”

原來大媳婦是指腹為婚,方瓊雖是個粗漢子,卻也是有情有義,後來做土匪雖然接觸過不少的女人,卻從來也沒有拋棄過結發妻子,這一點尤其難得。

而其他的兩個女人不同,她們都是後來才認識方瓊的,有的甚至以前還跟別人成過婚,臉上帶著幾分脂粉氣的女人先開口說:“夫人有所不知,我以前命苦,從小被人賣到妓院,很早就做起了皮肉買賣,等到十八歲那年有個做皮貨生意的商人看上我,想讓我回去做妾。他比我大二十歲,家裡面還有三房妾室,本來我也可以拒絕他替我贖身的,但想想這輩子能有個安生的地方,有個知冷知熱的男人,不再做以前的營生,這輩子也就知足了。

可沒有想到走到半路上遇到相公,那個商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主動要求把我留下來換他的性命,我恨那商人這樣膽小怕事棄我不顧,便一門心思跟著相公來了,之後雖然日子清苦,相公卻從來沒有強迫過我,而且問我如果願意會送我回去。我知道以我這樣的身世,再找個比他強的男人不易,天地雖然之大,卻難有我的一塊容身之地,難得相公不計較我的過去,跟大夫人又沒有把我當外人,我願意跟著他一輩子。”

她說完之後,然後腿腳不靈便的姑娘也慢慢說開來:“我原本的家境不俗,雖然我是家中的妾室所生,但父親對我疼愛有加,從來沒有把我當庶女來看待,而且老早給我訂下了一門親事。可惜我爹死了之後,家境一日不如一日,親娘死了之後,其他人更是對我不好,能順利的出嫁就是我唯一的心願,可惜天不遂人願,我被馬車撞傷了腳,夫家聽說此事,馬上上門退婚,家裡人見我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更視我為眼中釘,最後為了省下一口糧食居然把我趕出家門,丟到這荒山野地裡,要不是夫君……”

那姑娘說到這裡,不禁淚水漣漣,阿瑜聽著心中不由泛起了一陣酸楚,真是一個可憐的姑娘啊。就連其他兩個女人聽到,也不由同情起來。

“你們都是命苦的女子,方瓊能遇上你們,是你們的福氣,也是他的福氣。他雖救過你們,你們卻不要因為這個而有什麼負擔,該報的恩這麼多年你們已經報了,你們不欠方瓊什麼,不要因為他對你們的看法而懷疑自己的人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