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物體,從來就沒有一模一樣的狀態,即便是一樣的樹葉和植物,在進行仔細對比後,都會出現細微的特徵。
這些,都是生物的獨特性所表現出來的現象。
然而,一個觀點的提出,必然會有另外一個與之對立的觀點的成立。
映象的誕生,使得人類可以直觀自己的容貌。
那麼,每次看到鏡子裡面的自己,是否會有人想到,也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會不會有同模不同樣的自己呢?
聽起來這是一個非常瘋狂的想法,估計也很少有人去這樣想,不過科學家們卻有過這樣的理論,那就是平行時空論,又喚作多元宇宙論。
試想一下,在平行時空內,是否真的有另一個自己?
這個論點提出後,經常被用以說明一個事件不同的過程或一個不同的決定的後續發展是存在於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
無窮多個宇宙,分別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軸上,互相平行地進行著。
而每個宇宙的物質和所遵守的物理定律都一樣,但是事件的發生卻不是相同的。
可以拿樹狀圖做比喻,當時空進行到一個原因事件支點時,就會有幾個分岔支線,通往不同的事件結果。
在平行宇宙理論裡,事件支點和分岔支線是無窮多個的,所以造就了無窮條的時間軸,也就有無窮多個不同的宇宙在進行中。
就像大樹和枝幹的關係一樣,不同的枝幹就相當於不同的時空,自然走向就不同,當然相同的是,進入不同的宇宙的,都是來自於同一個主要的大樹主幹。
這個理論,也常被用於解釋一些其他駁論,如關於時間方面的一些駁論——“一顆球落入時光隧道,回到過去撞上了自己,因而使得自己無法進入時光隧道”。
要解決此駁論,除了假設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以外,也可以用平行宇宙做解釋。
根據平行宇宙理論,這顆球撞上自己,和沒有撞上自己,是在兩個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隨著量子力學的深度研討,平行時空論,開始不斷的被各領域學者提出、辨論、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