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下嫁的反義詞> 第54章 懷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章 懷璧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和春三月,京都冰雪消融,河堤柳扶風而動。河邊遊人如織,三五成群踏青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京城如今的年景還算過得去,不像南方那樣多災多難,頂多入冬冰雪多了些,開春後偶爾會發現凍斃街頭的流浪者,也很快被清理出去,剩下一派祥和安寧之狀。

方棠坐在河邊的石亭下,對面是戶部和禦史臺的主事,約著方棠來這裡賞景踏春,還備了溫酒和熱食,準備在這裡閑坐半日,對談詩句與文章。

然而三人之中顯屬方棠最沒那個意思,他有些心神不安,卻也得笑臉應付著對面兩人。

慄延臻上月初九便走了,和西羌的戰事又激烈起來。起先還頻繁有軍報送來,送進京的一共三份,一份送到皇宮,一份送到慄府,第三份便是到了丞相府。這陣子軍報斷斷續續的,倒是不常送來,即便有信,多半也是報送軍情膠著之態。

“丞相大人,聽聞燕幽侯上月離京,您又是送到城門外五裡啊。”戶部尚書笑道,“當真是情深義重!情深義重啊!”

方棠笑笑:“謬贊。”

“北境軍情緊急,聽聞丹措部已有敗退之兆,只憑慄將軍父子的本事,怎麼也得殺他們西羌一個丟盔棄甲。”中丞說道,“丞相大人,若有訊息,必定還是先送予您過目啊。”

方棠無奈笑了一聲,不知如何回答。

年後賑災回來,他向皇帝上報了南下所見之事,包括官員貪贓、搜刮黎民的風氣。皇帝聽說後倒也不置可否,方棠知道為君者也痛恨貪腐,眼下這種情況卻也輕易動不得這些人。

畢竟天子登基僅僅幾年,臣子大多還是蒙先帝知遇之恩,對新帝談不上有多忠心。稍微聰慧一點的帝王都知道,大刀闊斧改治,無異於是在動搖自己的根基。

至於西北那邊,皇帝也有所顧忌,好不容易多撥了些糧,卻又連下幾道旨意,令慄蒼父子尋求與西羌談判之機,能和便和,最大限度地寬忍對面開出的條件,最好兵不血刃地令西羌退兵。

但慄蒼居然在回複皇帝的奏疏中十分專橫地寫道,西羌有虎狼之心,尤其是沙瓦桑其人,寧趕盡殺絕,也不能輕縱,勢必要打到對方心服口服為止。

據說因為這道奏疏,皇帝在昭明殿大發雷霆,摔了奏本,卻是沒罵什麼難聽的。

很快,朝中便有人進言說慄氏父子心懷不軌、不遵皇命、越俎代庖,總之膽大妄為到了極點,此刻居然敢不奉天子詔退兵。慄氏如此窮兵黷武,意在耗空國之糧錢兵馬,使內裡空虛、外部消耗,怕是有勾結西羌鮮卑之嫌。

方棠力勸主戰,而朝廷大部分官員主和,他不得不在朝堂上與反戰之人據理力爭,極盡說明戰與退的利害權衡。然而那些享樂慣了的文官武將們,幾乎沒一個支援他的。

反倒是後來而上的那些年輕人,對方棠主戰的論調不遺餘力地支援,甚至在早朝時一同站出來,向皇帝表明主戰之心。

面對滿朝文武怯懦不已的嘴臉,方棠盛怒之下當著皇帝和眾臣的面,竟然直接摔了手中的象牙朝芴,拂袖而去,怒道:“文當死諫,武當死戰,爾等貪生怕死,枉為人臣!”

皇帝事後嘉獎他忠勇直諫,然而對於戰和之事,卻仍是不置可否。

不過這日午後便有了軍報傳來,方棠剛一回府,嬋松就匆匆遞來書信,封套上是慄延臻的親筆。也只有方棠,每回收到的書信都是特意用了心的。

他回房拆開來看,只見信上寫了慄延臻新立的戰功,還是大功一件。字裡行間都是向方棠邀功之意,方棠讀來便覺忍俊不禁。

心中說渠軍與丹措部沙瓦桑的和談破裂,雙方意見不和起了齟齬,西羌軍打破先前的和談盟約,再度領兵犯境。慄延臻率軍擊退西羌軍,卻因糧草不足而未能乘勝追擊殺死沙瓦桑,讓他率殘部逃回了縛虯谷。

不過丹措一族的精銳部眾也因此戰幾乎折損殆盡,元氣大傷,八成是再無與渠軍一戰之力了。

在慄氏強悍的壓力之下,西羌最終答應每年為渠國朝貢,以丹措部為首向渠國皇帝俯首稱臣。

文尾,依舊是一句字跡飄然的“問吾妻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