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炮臺距天津只有幾十裡,所以,在炮戰開始時,大沽清兵就派人向天津求援,天津的守軍有四萬人,由天津守備軍軍長阿幹司率領,阿幹司,滿族正白旗人,是康熙培養的軍官之一。此人得到大沽炮臺遭到興夏軍攻擊的,大驚下,急忙率領三萬多軍隊馳援大沽口。
不過,三萬多清兵到達大沽口並沒有多少用處,因為現在是戰艦與炮臺的炮戰,誰的炮多,誰的炮的威力大,那就能取得勝利。
所以,阿幹司帶著三萬多清兵到達大沽時,只能在遠處看著,根本不起作用。
而海面上,清軍的水師在見到興夏軍那龐大的艦隊後,嚇得立即朝北逃跑,再也不見蹤跡。
大沽口炮戰持續了兩天,清軍的炮臺一個個啞火,張無易眼見時機成熟,下令登陸。
作為後世人,看過無數戰爭片,自然知道有一種船叫登陸艦,四周的船舷較高,前面是擋板,到了岸邊時,前面的擋板就放下去,不僅能抵擋子彈,還能當船板用。登陸艦並不大,長約十五米,寬四米左右,可以裝載三十多人及配置武器。
六十多艘登陸艦在火炮的掩護下,很快就到了岸邊。
在岸上,清兵已經修煉了工事,由於興夏軍的炮擊,清兵只能龜縮在陣地裡。
這個時代的火炮準頭很差,哪怕興夏軍制造的先進火炮也是如此,所以,在登陸艦到達岸邊時,興夏軍的火炮不敢轟擊海邊清兵的陣地,只是朝著清兵後方的陣地轟擊,以阻斷的清兵的援軍。
登陸艦很快就到了岸邊,因為登陸艦是由蒸汽機作為作為動力,速度可以達到十五節以上,貫性原理下,一直衝到沙灘上,前面的擋板放下,無數興夏軍從裡面湧出來,朝著清兵的陣地衝鋒。
清兵開始射擊,衝在前面的十多名興夏軍倒下去,後面的興夏軍則伏下地面,取下背上的工兵鏟,開始挖掘坑道。
不久後,一條條坑道出現,然後朝著清兵的陣地延伸。
清兵用迫擊炮轟擊興夏軍的坑道,不過,效果卻不是很大,因為坑道是呈z字形挖掘,迫擊炮直線射擊準頭還行,但要想精確地落到斜面的坑道里卻不容易。
不久後,興夏軍的坑道已經挖掘到清軍的陣地前,這時候,後面登陸艦再次運送了一批興夏軍,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千多人上了岸。
興夏軍現在距清軍的陣地只有一百米左右,他們開始橫向挖掘陣地。不久後,在清兵的陣地前一百米處,興夏軍也修築出一條戰壕。
一百米的距離,雙只能射擊,卻不能投彈。
一直到晚上,雙方都在兩條戰壕裡相峙不下。
第二天,上岸的興夏軍更多,足有三萬多人,不僅如此,還有上百門野戰炮上了岸。
有了三萬多人上岸,張無易下令全面進攻。
剎時間,整個沙灘上殺聲震天,興夏軍先是用野戰炮和迫擊炮轟擊清兵的炮陣和工事,然後發動全部攻擊。
“殺!”無數興夏軍冒著槍林彈雨衝向清兵的陣地,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人依然衝鋒,因為方的距離並不遠,只有一百米左右,一百米的距離,也就十多秒左右,興夏軍很快就衝入清兵的陣地裡。
清兵吶喊著衝上來,想與興夏軍肉搏,只是他們立即就感到不對,因為興夏軍手中的槍竟變成了連珠槍,不停地噴出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