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適執掌的農業公司人員已經全部集結完畢,隨著尹建立和尹保華的到來,蔬菜基地新建專案正式啟動。
五人在一起沒日沒夜的趕製蔬菜基地的地形圖,讓村民按照圖紙進行場地分割,有近兩百畝地被建成了大棚種植基地。
德口縣氣候宜人,尤其是大明村這塊風水寶地,鮮少有狂風暴雨的天氣,很適合建大棚種植蔬菜。胡安適也是因為長在這片土地,看準了這一點才大膽著手幹這件事。
建大棚的材料,全都是由村裡的鑷匠木匠到山上砍伐竹子和樹木當支撐架,透明塑膠膜均由胡安適的關係,讓辛梓做擔保人,在塑膠膜工廠進貨而建蓋。
這樣的大棚基地,大明村許許多多的村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尤其是規模那麼大,一輩子待在村裡的他們聞所未聞,不知種菜原來還能用這樣的方式種植。
一起建立好了大棚,把田地變為菜土,按照圖紙在每一大塊的大棚外都留下了寬闊的道路供車進出。兩百多畝地蓋上大棚井然有序,遠遠看上去,這兒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三個月過去了,大明村蔬菜大棚基地已全面完成建蓋,和土地翻新。踩著秋日的尾巴,胡安適等人帶領村民進行了四百畝地的蔬菜種植,今年的種植不期盼能賺多少錢,能不荒廢這片地,撈點成果,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白老書記和林撿兩位村官這天跟隨胡安適和她的小團隊到基地視察,看著整片整片蔥蔥郁郁的蔬菜,捲心菜和芥藍頭,及紅白菜薹這些應季節的菜都種植在大棚外,茄子,豆角等反季節才則種植在大棚內。
放眼望去,棚內外到處都是施肥除草的村民。他們無論男女老少,都很聽從胡安適團隊裡管理人員的調配和差遣,而且毫無怨言。
因為村民們懂得他們都是讀書人,他們都是能給大明村村民帶來希望,帶來收益,改變他們生活的人。因此,村民對胡安適團隊裡的這幾人格外尊重,把他們這幾個大學生當成神一樣敬仰著。
被村民敬仰著的尹建立從沒讓村民失望過,蔬菜還在土裡養成之際,他便徵收了圖命強的摩托車,每天起早貪黑跑市區的農貿批發市場,給村裡的大棚蔬菜尋找銷路。
尹保華則沒日沒夜的整理各種資料。在還沒有完全進入電腦辦公的年代,所有記賬都是手工操作。公司的每一筆開支,村裡每一個村民的崗位職責,日後的地契分賬他全都不讓胡安適費心,一手包辦了。
而趙厚雙,小關兩位女生,則只需要認真做研發,提供現場種植技術,保證增加農業產量就行。
身為公司執行人,胡安適不僅要管育苗研發,種植技術,還需管理所有在基地幹活的人員。
這幾百畝地的收成似乎已經變成了黃燦燦的金子,林撿和白老書記都覺得種植的不是蔬菜,而是遍地黃金。
白老書記不可思議般的連連感慨:“真是不敢相信,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我們大明村有了如此重大的變化。這幾百畝蔬菜地,好像讓我看到咱們村村民都過上富裕生活的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