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宋的變遷八零電子書txt下載> 第三章 義利之辨(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義利之辨(下) (1 / 3)

丁府,吳夢的小屋內,他和王夫子的辯論還在繼續。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豈可不言利。”吳夢一邊回憶一邊回敬王夫子。

“孟子云: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指人的慾望永遠得不到滿足),故義字理應當先。”

王夫子一臉的氣定神閒。

“民之生,飢而求食,勞而求佚,苦則索樂,辱則求榮,此民之情也,民之慾富貴也,共闔棺而後止意為人本性趨利),故利之一字,乃人之本性,不能不提。”

吳夢也學著王夫子搖頭晃腦,故作仙風道骨。

“荀子云:上得天時,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則財貨渾渾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守住義,財富自然到來),有義在先,利必自來,何必口口聲聲言利。”

王夫子立馬反唇相譏。

雙方聲音愈來愈大,丁睿的大眼睛眨啊眨的,聽的似懂非懂。

這些高深的哲學思想不是他這小小頑童一時之間能夠理解,然而他卻不知義利之辯將伴隨自己的一生。

“曾子云: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焉意思就是人生而就有求利的本能),這利之一字,人生而具之。”

“非也,曾子亦云: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故立身處世之間,舍利取義,動心忍性,增益己所不能。”

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道德經雲: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強其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不言利,如何能達聖人所云之大治天下。”

正在雙方引經據典辯論的如火如荼,難分難解的時候,外面傳來一陣擊掌聲,兩人轉頭一看,正是丁大勝和林貴平兩位。

丁大勝雖然是商賈之家,但在其父要求下少年便讀聖賢書,王夫子一來他便瞧見,隨即過來打聲招呼。

剛走到門口聽到王夫子質問吳夢為何與丁睿講利之一字,他也想稱稱吳夢的斤兩,故一直在外偷聽。

“兩位學識淵博,引經據典甚是暢快,佩服佩服,睿兒不懂事,兩位先生辯的口乾舌燥,也不知看茶,天色已晚,不如先喝杯水酒用點肉食解解乏。”

丁大勝向著兩人作了個團揖,他也知道“義利之辯”辯了上千年根本就沒有結果,所以進來打圓場。

林貴平讀過一些書,可畢竟是武技出身,儒家經義理解他遠不如王夫子和吳夢,聽著如同天書,只是對吳夢認識更深了一層,此人學識果然深不可測,他哪裡知道吳夢其實快輸了,肚子裡已經沒貨了。

吳夢長舒一口氣,朝著兩人拱了拱手,就坡下驢道:“王夫子學識精深,在下甘拜下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