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是雎安奇,奈安,呂勒等人,同樣一一署名。
這些褚青就管不著了,也不太熟,只逮住了李昱,倆人躲在角落裡聊天。
有陣子沒見,瘋婆子貌似漂亮了一些,並非五官,而是那種女人味的慢慢成熟,言談間亦穩重了許多。
她拍完《今年夏天》,又寫了個叫《壩上街》的本子,但主題太消極,沒過審批。李昱這回決定從良了,不再鼓搗地下電影,一門心思上岸,便照著官方意見改了又改,直至面目全非。
而這新本子叫《紅顏》,仍然是女性題材,無論故事還是思想,都比《今年夏天》要強得多。
“我找方力談了談,他說可以投五百萬,我算了下成本,還差點。”李昱顯得不太好意思。
褚青撇撇嘴,心知肚明,問道:“差多少?”
“三百,啊不,二百萬就夠了!”
“行,主角定了麼?”
“沒,想問問你的意見。”她應道,這倒是老實話。
“嗯……我覺得瞳姐挺合適的。”他也不是任人唯親,屬於很客觀的考慮。
“好,回頭我找她試試戲,哎對了,你和方力那邊……”
“你就別管了,我們倆談。”他擺擺手。
“那,那我就謝謝了!”李昱咬著嘴唇道。
她早就過了最初的衝勁,變得現實許多,可越是這樣,越能覺出對方的情誼滿滿,不摻半點的功利或齷齪。
就在倆人說話間,另一邊,小夥伴們全部聚齊。
張先民捧著那張諫書,來回數了三遍,一共十六個簽名,雖然不是所有,但已經出乎預料了。
這無疑給了他莫大的信心,乃至澎湃壯烈,頗有種攪動風雲的自豪感。
他看了眼掛鐘,八點半,還有半個小時會議就將開始。
大家也似察覺到情況,從低語議論,逐漸變作靜默無聲,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全場只聽得那掛鐘滴答滴答的響動。
褚青不由放眼望去,只見人生百態,盡在這陋室之中:
功成名就的人躊躇滿志,如賈璋柯和王曉帥。
混得一般的人猶疑不定,如汪超和崔子恩。
處於底層的人心思惶恐,如唐大年和丁建成。
胸有溝壑的人淡然自若,如朱紋和楊福東。
各有各的境遇,各有各的路走,本無交集,卻因一紙名頭,一類電影,便被歸攏在此,遭這份操蛋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