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藝時代睡覺會變白> 第六百八十二章 糟心的六月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二章 糟心的六月末 (2 / 3)

李昱嚇得瞬間清醒,這位主兒可不是善茬,真要逼急了,分分鐘把自己奸完再殺,殺完再奸。

……

褚青也看了《觀音山》的劇本,他的想法略有不同:

第一,範小爺接這部戲是為了刷演技,直白點,就是奔著拿獎去的。第二,他覺得這戲不適合自己,如果非要一起出演,反而會弄巧成拙。

當然他尊重媳婦兒的美好願望,在思想上表現得極其統一,並擺出一副很遺憾的樣子。

轉眼到了21日,兩口子動身飛往魔都,去參加第12屆上*海電影節的閉幕式。

老實講,褚青特看不上這個全世界最奇葩的影展,與其說是國際電影節,不如說是華語片大賣場。

重中之重的主競賽單元,完全不受媒體和觀眾待見,即便有希區柯克全集和法國新浪潮諸多大師的經典展映,也登不上主辦國的文娛版塊。

相反,大大小小几十個釋出會,在浦西的酒店裡粉墨登場。記者們放棄沒有眼球效應的參賽影片,輾轉在《風聲》、《狄仁傑》、《唐*山大地震》、《大兵小將》、《花木蘭》、《非常完美》和《麥田》這些商業片之間。

至於所謂的明星大導,什麼馮曉剛、陳可新、程龍、劉德樺、章子依、周遜、甄子聃……這一票人在完成頭條效應的大合影之後,對影片或角色的“答記者問“也都莫衷一是,亂七八糟。

總之,上*海電影節的本質就是:華語片劇組搭臺推銷,記者看明星,觀眾看明星,主辦方看明星,只有評審團自己在看電影。

沒有人關注競賽影片的內容,主創的訪談揭秘,影評只有寥寥幾篇,且找不到令人驚喜的觀點。

以至於王曉帥都發了神經,在前幾日的論壇上,忽然對著陸小川、魏德勝等人狠批:“他們票房都過億了,但作為導演,他們都是失敗者。他們一定特別羨慕我,因為我可以決定自己的作品。我再窮,我也要死扛,否則人的信念會倒掉,于丹說《論語》的時候說了,信念一旦倒掉是不愉快的!”

不熟的魏德勝根本沒接茬,陸小川倒是血氣方剛,反駁道:“將電影人為的分成商業、藝術兩個部分,這是很陳舊的思路,我們這麼多商業大片,但觀眾罵它們沒內涵,可曉帥這種所謂有人文內涵的藝術片,觀眾也會罵的。電影不應該意識*形態化,而是迴歸電影本身、迴歸市場。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是,觀眾的選擇究竟是不是對的,這是很殘酷的問題。如果他們都選擇放棄你,那麼扶持所謂的藝術片,又有什麼意義呢?”

掰扯到最後,這論壇基本成了一場群口相聲,倒是一位非藝術家發言人——上*海最大院線的老闆吳鶴,慢慢悠悠的來了句:

“咱們老百姓就愛看打打殺殺、嘰嘰喳喳、嘻嘻哈哈的電影。”

好嘛,直接KO全場!

這就是現階段華語電影創作與市場關係的十二字箴言,某些好面子、講藝術、談情懷的傢伙們,心裡懂,只是羞於直說。因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拍不好這12個字。但凡基本功夠用的,以如今的市場容量,票房準保破億。

要是連基本功都沒有,甭管高呼商業口號,還是高舉藝術大旗,都難掩那一臉尿血。

正是如此種種,才構成了歷屆影展的怪現狀,今年尤其突出。褚青太瞭解這些情況,所以才懶得來,哪怕為了還人情,也生生的拖到最後一天。

可惜啊,他避過了之前的不著調,卻還是被收尾這一下給噁心了。

整個頒獎環節各種湊數,開頭請了兩位八線小歌手,巴拉巴拉的唱了5分鐘,然後莫文蔚唱了兩首,再湊上七八分鐘。再接著,竟然放了一段長達15分鐘的VCR,內容是冗長無聊的回顧活動,順帶介紹了每一部提名影片。

末了,還讓在開幕式上已經做過致詞的評委會主席丹尼保爾,又做了一段5分鐘的致詞。人家一上臺就自嘲,說:你好,我又來了。

嘖嘖!

褚青坐在下面,那叫個慘不忍睹。

這還不算完,獎項頒發就更操蛋。本屆16部入圍影片中,華語片佔了兩部:《白銀帝國》和《尋找智美更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