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便如劉德樺所料,寰亞完全打腫臉充胖子,一開始就拒絕。
不過,虧得華仔從中說和,寰亞也確實想找個人分擔風險,談來談去,起碼的保底目標是達到了。
於是乎,褚青以五百萬的資金,外加一百萬片酬,共六百萬入股,約佔了總額的五分之一。而他的回報是,按投資比例參與票房分紅,另有法國一地的獨家發行權。
劉德樺不同,他只是預先填了片酬,免得週轉不靈,後面要還清的,並不算投資人。
老實講,過去二十多年,甭看香港電影很吊,但在歐洲的影響力,還真就不如大陸片。除了王墨鏡偶爾能刷刷存在感外,其餘的妥妥撲街,接個參展邀請就樂的屁顛屁顛那種。
當初嘉禾靠著程龍,那麼牛*逼的開拓了北美份額,也死活打不進歐羅巴。
沒辦法,那破地方的科技樹天生歪斜,文藝的嚇死人,壓根不待見香港這些癲狂過火的作坊電影。
褚青主要是為了幫華仔,搞定發行權只是臨時起意,行就行,不行他也會投錢。因為即便沒有《無間道》,他還有《香火》,還有《夜車》,怎麼著明年也得跑一趟法國。
法國是什麼地方,從《小武》到《今年夏天》,足足七部電影,一級一級墊起來的名聲和人氣,就是他半個主場!
至六月初,《無間道》磨磨唧唧的籌資階段,總算徹底OK。
其實,寰亞決定投拍《無間道》時,曾嘗試把它變成合拍片,但它是一個完全發生在香港的故事,又涉及到警察、黑*幫這些敏感題材。如果要改成符合大陸放映的劇本,還要安插一個有內地背景的人進來,必須要推倒重建,不僅趕不上聖誕檔期,也會造成情節突兀。
因為《無間道》的劇本,本就是跨度很長的故事,寰亞只擷取了中間最精華的部分。等大火了之後,籌備二、三集時,才在前後段落上補足填充,硬水出個三部曲來。
更何況,如今還加入了大陸黑戶,內地公映基本歇菜,寰亞也便省了心思。
劉德樺真的愛這部電影,他恨不得把所有優秀的演員都捆一塊塞進去。自己和偉仔頂梁,一屆金像影*帝曾志韋,兩屆金像影*帝黃秋聲,一屆金馬影*帝褚青做幫手,順便搭上了新生代的余文樂和陳冠西,以及兩位花旦陳慧林和鄭秀雯……
此等陣容,從麥兆輝到劉維強,再到林建樂,都有一種開創大時代的感覺。
至於褚青選的角色,是傻強。
有喜感,有衝突,有張力,四個字形容,大智若愚。他覺得比那個臥底警察強多了,所以特想試一試。
《無間道》計劃在七月末開機,褚青用不著即刻進組,大概有兩個月的準備期。
看似挺充實的,別忘了他還得回去訂婚,起碼耗掉一個禮拜,那留給揣摩角色的時間就不太多了。
傻強是標準的混混,走路,講話,神態,行為方式,都有自己的一套STYLE。他可不想重複《古惑仔》裡的那種街頭路線,光著膀子砍砍殺殺,忒糙。
人家傻強跟著大毒*梟混,走的是高階範兒。
當然,基礎的功課還是要做的,反正這貨閒著,每天吃飽了沒事就跑到各類場所去觀摩:
比如鳳樓下面,那是皮條客;
比如食肆門外,那是泊車小弟;
比如桑拿樓上,那是看場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