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藝時代1997> 第四百三十五章 搭錯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五章 搭錯手 (5 / 5)

馮導吐出一口白氣,右手夾煙,又伸出左手食指,往起一磕,問:“再說!”

“試探!”那倆人同時道。

“怎麼試探?”

“搭搭手唄。”褚青忽笑道。

葛大爺拄著腮幫子,也笑道:“畢竟沒仇沒怨。”

“哎喲!”

馮曉剛掐掉煙,使勁搓了搓臉,愁道:“你倆可算給我出難題了!”

經過一番研究,他已經明白了癥結所在,不是技術和人物設定,而是那不著四六的臺詞。從《甲方乙方》開始,到《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和《大腕》,他靠的就是汪朔式的痞味對白。

通篇嬉笑怒罵,針砭時事,各種嘚兒詞滿天飛,老百姓也喜聞樂見。

馮氏賀歲片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是汪朔墊的底子。有些片子的編劇,別看標了馮曉剛的名,其實是汪朔寫的。

哪會電影局特不待見這位爺,不管啥內容,只要瞧見這倆字,妥妥一頓吊打。

至於第二位,就是葛尤,他屬於最合適的表演者。

因為汪朔的風格,貌似非常的口語化,實際夾雜了大量的書面語和成語。葛尤卻可以處理的不著痕跡,一本正經去演一個特不著調的事兒。

而除他之外,往往還有很多神奇的搭檔。

比如傅彪、徐凡、英達、張國利等等,這些老戲骨子,瞅著角色不起眼,卻能極為恰當的烘托氣氛,甚至把葛尤的表現再往上託一託。

就像相聲裡的捧哏逗哏,旗鼓相當,有來有往,那才叫瓷實。

正是由於這個演員群體的存在,才造就了馮氏喜劇片整體的語感氛圍,特貧,特賤,特才華!

反過來看《天下無賊》,摒棄了諷刺喜劇的路子,以至於那種語感氛圍蕩然無存。

包括黎叔這個角色,起初沒想找葛尤演,他是臨時救場的,編劇才給加了幾句風格對白,不然同樣很無趣。

可這樣一來,就顯得黎叔和其他人不一樣,很突兀。尤其跟王薄,就像個在天橋胡混的老京痞,冷不丁扎進了西洋鏡,到處朦朧。

演技這回事啊,有時候真的受劇本和導演所限,具備條件才有發揮的地方。而剛才那段戲,褚青和葛尤演的都沒問題,關鍵就在語言不搭,擰巴!

那該怎麼辦?

要麼黎叔,要麼王薄,臺詞推翻重來!(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