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影終究靠質量取勝,不能取巧。
第二,專業的發行公司,應該在影片製作初期就介入其中,幫忙策劃宣傳。對一部完成的電影,它參加哪些電影節,如何去參加,都是有相應策略的。
大部分成功的電影,背後皆有一個專業的團隊支撐著。那些跑單幫的,拎著部16mm的片子去鍍金,然後妄想著被人瘋狂跪舔……咱不能說沒有,可大多時候,純屬扯蛋。
第三,如果對你的作品有信心,那絕對不能幹等著被片方發掘,必須主動聯絡。
就算是王佳衛這類不食人間煙火的,在發行《花樣年華》時,都親自跑到法國去跟片方商談事宜。
因為相當一部分的海外發行人,像侯孝賢、姜聞的片子,他們知道有市場,希望發行。但他們也希望接觸到中國的年輕電影人,而那些地下電影,往往投資駁雜,版權不清,人家可能看中你的片子,可就是找不到製片方,硬生生耽誤黃了。
“你的電影,既然拍完了,那隻能期待它的素質過關,才能找到好買家。至於參展麼,今年不行了,威尼斯是最後一個大平臺,你需要等到明年。”
市川的意思很清楚,等於婉拒了褚青向他推薦的可能性。你丫沒有劇本,沒有資料,沒有樣片,光憑一張嘴,我瘋了跟你籤合同?
等你準備妥當,我們再談。
褚青也不沮喪,本就是趟趟路子,沒想著天上掉餡餅,能摸清規則已經很滿意了。更何況,他並非全無渠道,之前攢下的小小人脈還是能派上用場的。
……
9日,威尼斯影展閉幕。
水城一下子瘋狂起來,經過十天的歡宴醞釀,終於到了高*潮的時刻。
各路人馬,早就牟足了力氣,紛紛現身,撕*逼扯吊。紅毯自然必不可少的,不僅僅是秀場,還能檢驗出各部影片的受歡迎程度。
《站臺》劇組的順序稍稍靠後。
走在前面的,是某個南美小國家的電影主創,一干人特緊張,磕磕絆絆的勉強蹭完了大半紅毯。
還沒等到頭,賈璋柯就穿著那件破衣服,尾隨上來,市川尚三和褚青一左一右,西裝得體,顯得他那襯衫愈發的天然白淨。
“嗚啦!”
媒體的歡呼,觀眾的掌聲,瞬間響起,以表示對這部出色電影的致敬和喜愛。
老賈略顯矜持,小幅度的向兩側人群揮揮手,特有種村支書視察養雞場的敢腳。
褚青不管那個,大步流星的往前走,腳步刷刷的快。行至一半,市川忍無可忍,繞到他旁邊,猛地攬住肩膀,給強行按停。
哥,這是紅毯啊!得駐足拍照啊!你丫跟急著去買菜的歐吉桑一樣,讓人很黑線啊喂!
他被按住後,就比較呆萌的戳哪兒不動。大大小小的閃光燈噼裡啪啦亂蹦,這貨眼睛都不眨,直盯盯的,任由古怪的光影在臉上晃盪。
記者們倒蠻驚訝,嗬!哥們颱風不錯啊,有型有款,沉穩裝*逼的……
走完紅毯,入了電影宮,認識不認識的,幾乎所有人都對老賈說著一句話:“祝賀你,賈璋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