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曉得對方的性子,只得勸道:“反正你就去吧,姜聞那邊我幫你溝通,離十月份還有四個多月呢,怎麼著他也完事了!”
“呃,那我就,就先試試吧。”他撓了撓頭。
…………
由於前兩部《速度與激情》的成功,開拍第三部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一集的背景在洛杉磯,第二集在邁阿密,第三集卻搬到了東京,這都是製片人的決定。因為他們覺得東京不錯,《頭文字D》更不錯,僅此而已。
原來的故事設定,是圍繞範•迪塞爾的角色展開,不過人家身價大漲,錢的事兒沒談攏,吹了。編劇只得修改本子,鼓搗出一個全新的角色,肖恩。
所以男主角的人選,也換成了一位外賣小哥,盧卡斯布萊克。要演技沒演技,要肌肉沒肌肉,要氣場沒氣場,僅有的優點就是長相還算俗帥。
至於導演麼,製片公司則挑中了林藝彬。
這哥們在臺灣出生,移民到美國,之前拍過三部長片。說他小有名氣都算誇獎,恍恍惚惚的就接了這張掉下來的大餡餅。
同時,片中還有三位比較重要的亞裔角色:一個叫DK,是大反派;一個叫Kamata,是大反派的叔叔;一個叫Han,是主角的夥伴。
其實對於亞裔的使用,好萊塢有個基本共識,他們只想找一張亞洲面孔,並非一位亞洲演員。
不曉得出於什麼審美,他們似乎很青睞那種寬臉、大顴骨、單眼皮的傢伙(大概是這樣),似乎覺得如此外貌,特符合東方人的形象。
首先叔叔的角色,給了老牌演員千葉真一,純以資歷取勝。
其次DK的角色,給了日本人布萊恩泰,就是上面描述的那掛(),絕醜的一逼!
最後,還剩下HAN。
林藝彬並沒有多少權力,就推薦了合作過的一位韓裔演員,叫康成浩。製片人克萊頓覺著不錯,但另一位製片人尼爾莫瑞茲隨便去工會逛了一圈,居然發現了大寶藏!
……
環球製片部,2號試鏡辦公室。
長桌後面坐著四個人,三男一女,為首的便是尼爾莫瑞茲,旁邊則是克萊頓。那個女人把劇本遞給面前的康成浩,道:“你讀一下這段對白。”
對方接過本子,調整了十幾秒鐘,便開口道:“放心,我能解決!”
他跳過對手的臺詞,又用一種不屑的語氣道:“他叔叔是山口組,他自己只是在玩家家酒。不過我需要他,每個人都要給他叔叔交保護費,黑下五成,總比十成都給他好吧?”
接著,康成浩咧著嘴角,眼睛瞥向身側,笑道:“飆車有什麼意義?只能證明你比別人飆的快。我飆車一定要有很重要的目的,不然幹嘛冒這種風險?”
“CUT!”
那女人喊了一聲,道:“我們已經瞭解,你先出去吧,有訊息我們會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