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民臉色漲紅,半禿瓢兒上的那綹頭髮一顫一顫的,道:“他還講不講政治?講不講大局?我看他是虛張聲勢,對,一定是虛張聲勢!”
“老張!”
一直沒吭聲的吳科瞄了他一眼,緩緩道:“你是覺得他請不來這些人?還是覺得他不敢這麼做?”
“我……”
張培民立馬噎住。
吳科拍了拍他肩膀,忽然嘆了口氣,道:“老實人逼急了,才是最麻煩的。”
……
眾所周知,無論中國電影發展到什麼地步,無論票房是世界第一還是宇宙第二,永遠都躲不開一個死穴:分級!
審查和分級是捆綁的難兄難弟,提及審查,必會引出分級。
我們跟歐美不同,我們做分級制的核心是,電影產業的法制化。此前提在理論上就是行不通的,電影是意識*形態,這東西不可能法制化,更不可能分級。
為什麼呢?
因為家長要保護孩子啊,我們都是青少年咧,只要一分級,我們就會控制不住的跑去看色*情片,看暴力片,看啪啦啪啦片,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是法律矛盾,分級看似簡單,實際上牽扯的東西太多了。比如,一部色*情片上映,十八歲以上的觀眾都可觀看,拜託,公共場所誒!色*情片誒!
這跟“傳播淫*穢物品罪”衝突啊,所以刑法還得修改。而且不僅要改,還要制定相關法律保護人們享有的權利。如此浩大的工程,你用膝蓋想,他們肯做麼?
其三是權力問題。分級就意味著,總局要將權力下放給協會,或者按法律程式走。他們要掌握自由裁量權,如果分級,就會有法律法規,符合條件就得過審。
其四是市場,在美國,分級是市場化的調控過程。但在國內,首先各大公司不會同意,然後院線也不會同意,分級會造成觀眾分流,票房下滑。
褚青十分清楚,壓根沒寫製片人協會和發行放映協會。
以上四點,大概能得出結論:中國電影不可能有真正的分級制。而這些操蛋的理由,大家心知肚明,但在現實中,仍有那麼多電影人在不懈努力,只為爭取那一點點的光亮。
至於官方,他們也不能簡單粗暴的否定,因為電影分級就相當於1+1=2,是近乎定論的一種規則,是電影產業完善、科學、法制化的一個標準。
這就很尷尬了,明知沒結果,你還得去做,去推廣。
2006年,《電影促進法》擬定草案,當時總局表示:如果條件成熟,分級制度將會寫入《電影促進法》。
2007年,出席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委員鞏麗稱,將提出關於電影分級制度的建議。
而2009年,草案提交之後,一去無蹤,圈外不關心,業內可全盯著呢!
如果這時候,褚青真要不管不顧的,把今年的活動搞起來,那絕不亞於一場電影界的文化*大革命,首當其衝的便是電影局和總局。更何況,這東西不涉及根本性的敏感問題,媒體巴不得呢!
“……”
屋裡的三個老傢伙齊齊沉默,怕是都想到了最壞的結果。
領導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褚青雖然氣急,但沒有破罐破摔的程度,他太懂那幫人的操性了,絕逼不敢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