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孟敬走起,道:“請問這個扶持基金的受眾群體,是國內外都可以,還是僅僅面向國內導演?”
“最初呢,我們只想接受華人導演的申請。但經過多番討論,覺得以北影節的國際性質,還是要面向海內外的年輕導演,這樣才能體現我們的包容多樣。”
“那資金從哪裡來?”
“呃……”田勁不太想答。
孟敬追問:“每人一百萬,就算每屆只選五部劇本,也要五百萬,這個資金來源是什麼?”
“前期,由一些民間機構支援。不過總局正在研究專項資金的新規定,如果施行,就會抽取部分資金,注入這個扶持計劃。”對方避重就輕,玩的賊溜。
“好的,謝謝!”
孟敬卻已get到答案,特滿足的坐下。
最後,方依敏完美收尾,道:“請問稽核組的成員有哪些,標準是什麼?”
“成員跟選片組互有交集,標準麼,主要是一些中小成本的藝術片。”
“您剛才說的六大部分,並沒有競賽單元,那以後會設定獎項麼?”
“呃,這個還在研究,不便透露。”
“那北影節會申報A類影展麼?”
“這個也在研究中,還沒有確切結果。”
“好,謝謝!”
三個女人聯手,簡直喪心病狂,同行更看的目瞪口呆。
她們稍作梳理,便準確找出了帶有某人色彩的地方:展映和基金。至於首映,官方還不曉得好萊塢片方的態度,就暫且沒提。
待釋出會結束,仨人結伴出門,剛邁出大門口,只覺得陽光刺眼。
今日的一番動作,對官方,對行業,對民間,都是意義非凡。她們甚至可以想象,那人費了多大的苦心,低微到了何種程度,才爭來這麼一點點東西。
幸好,希望尚未泯滅,種子已待生機。
而對他個人來講,或許連自己都沒意識到:展映,有著相當的選片權;基金,幾乎是做主之人。二者相加,數年之內看不出什麼,但五年後,十年後,再回過頭來……
OK,你聽過,座師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