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杯裡其實是空的,但他要當成裡面有酒,放下的時候不能使勁,手得輕緩,還要保持平衡。這可不叫演戲了,因為就是生活中的習慣動作,咱們平時拿杯水放桌上,都得這麼放。
老戲骨為什麼叫老戲骨,有積累,有想法,演的多了,根本不用琢磨,信手拈來就是一段好戲。
褚青無奈的接道:“不是爹,孩兒是想娶杜小月。”
王鋼“哦”了一聲,喝了第三口,猛地反應過來,瞪大眼睛問:“你剛才說什麼?”
“我,我想娶杜小月……”
他端起杯,發現空了,猛墩了一下,剛想拿酒壺。褚青先搶過來,起身幫忙倒酒,臉上帶著討好的表情。
方才這一大段戲,相比王鋼的自然,褚青就很中規中矩,沒犯錯誤,可也不出彩,有點被人家壓制住的感覺。也就是他搶著倒酒的這個細節,才顯出那麼點生動來。
導演喊停後,王鋼的態度不免又好上幾分,以他的經驗看來,這小子雖稚嫩,可還是大有潛力的。
甭說新人演員,就算他們這些老人,一部劇這麼長,你想每時每刻都出彩,那太不現實。四十五分鐘一集戲,哪怕只有一分鐘,或一個動作,你能把所有觀眾的目光都吸引到你身上,這就算很吊了。
褚青現在還屬於爆發型的選手,給他一定的刺激,催動他那顆心砰砰的跳起來,絕對會讓人驚豔萬分。這也是他覺得拍電視劇不如拍電影過癮的原因,電視劇的間奏太緩慢,他還做不到那種隨意自然,舉重若輕,這不僅僅涉及到演技,還有個人生境界的問題。
不過他倒沒想這麼多,就覺著王鋼演了那麼些年戲,爆掉自己很正常。
好吧,真是沒出息的心態……
他這會的注意力都在那盤菜上,死盯了幾秒鐘,實在耐不住好奇心,拿筷子挑了一坨捲進舌頭。
“噗!”
丫臉瞬間就綠了,特麼的居然是苦瓜!
…………
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不管正劇還是戲說,就有一點不好,人物太多。褚青看《康熙王朝》的時候,就經常分不清周培公和李光地。
紀曉嵐裡面,有名有號有臺詞的角色就幾十位,加上群演和工作人員,片場從早到晚跟菜市場一樣吵吵嚷嚷。
不過老實說,除了所謂的鐵三角,其他演員大多慘不忍睹。
張鐵霖的演技就是個逗比,吹鬍子瞪眼一招鮮,但氣場還是略足,尤其那嗓門喊起來,一般新人真招架不住。真好的是張國利和王鋼,刨掉這兩位,再就是袁麗了,也就這姑娘能搭得上他們的節奏,不落下風。
還有趙敏玢也可以,哦,就是還珠裡演太后那個。許是畫風接近,褚青老覺著有點串戲,把紀曉嵐跟和珅拿到還珠裡,絕逼沒有違和感。
演祝君豪的,叫王昆,微帥,演技就差多了,不管什麼情景,永遠都是皺著眉頭。袁麗奔波在他跟褚青之間,那叫個累,不是身體上,是心裡遭罪。
根據人設,杜小月是喜歡祝君豪的,倆人對戲的時候,要表現出各種柔情蜜意才行,俗稱擦火花。可每當她醞釀好情緒,就被王昆那蹩腳的表演鬧得瞬間出戲,最後只得自己撐場。
導演就經常在監視器裡,看到袁麗像對根木頭說話一樣,沒點旗鼓相當的感覺。最後索性也放棄了,只要達到合格線,基本就是一條過。
而另一邊,就完全不同。
“出發!”
褚青騎在一匹吊睛白額大馬上,身穿八旗軍服,頂花帶刺的帽子,手中寶劍揮舞,大喊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