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進門,倆人都站了起來,呂勒先伸手,笑道:“小褚,又見面了。”又介紹那人,道:“這是劉一偉,製片人。”
褚青面色古怪的跟他也握握手,劉一偉的小眼睛閃了閃,對他本人的形象似乎不太滿意。
“最近忙什麼呢?”呂勒招呼他坐在旁邊,問道。
“剛拍完一部電視劇,這會待著呢。”
“什麼劇?”
“呃,清朝戲,演個配角。”他不好說太多。
“哦,挺好。”呂勒點點頭,不知是說電視劇挺好,還是說他待著挺好。
褚青略微拘謹,跟他就在柏林見過一面,不熟,而且現在還沒搞明白狀況,你叫我來,不試戲,不給看劇本,乾坐著陪你們扯蛋?
呂勒仍不慌不忙,還起身給他泡了杯茶,才道:“別急啊,女主角還沒來,咱等等。”
“嗯,沒事。”
“聽說姜聞的新片子裡有你?”
“呵呵,就幾個鏡頭。”
“那也是好戲。”呂勒笑道,又揮了下手,道:“這是一偉的工作室。”
劉一偉伏在桌子上正寫著什麼東西,抬起頭,操著他獨特的川味普通話,笑道:“別聽他的,你見過有這樣的工作室麼?”
褚青只得跟著傻笑,他一直就沒搞明白,這貨不是教做菜的麼,怎麼會出現在一部電影裡,還特麼是製片人?
劉一偉的確是靠著今年播出的《天天飲食》,才慢慢被觀眾熟知。但在此之前,丫在京城文化界那可是真真的腕兒。
他非常碉堡的詮釋了自由職業這個概念,寫專欄,寫歌詞,寫廣告創意,拍MV,製作專輯和電影,反正和文娛沾點邊的都做過,而且都幹出了點名堂。
94年,他就投資組建了一家唱片公司,算是最早試水的那批。後來央視電影頻道成立時,他又以製作顧問的身份參與企劃和籌建。
這種主兒,標準的圈外無人知,圈內是大咖。
他跟呂勒就是早些年拍電影時認識的,呂勒從去年就開始琢磨一個故事,拽他一塊攢劇本。倆人事情都多,拖拖拉拉的,今年初才完事。
劉一偉人面廣,從家空調廠拉來150萬預算,又找來紫禁城公司合夥,掛他們的廠標。這公司也特吊,京城所有廳級的官方傳媒單位,都是它老闆,根正苗紅,實打實的體制內企業。
這電影的男主角,他本來中意王志聞的,年齡畢竟合適。但呂勒在柏林看完《小武》後,就迷上褚青了,一直想找機會合作,劉一偉不好駁老朋友面子,只得叫來試試鏡。
三人正在閒聊,從外面屋子裡,傳來一陣很清脆的腳步聲,鞋跟“噠噠噠”點地,利索爽快。然後敲了幾下門,進來一人。
長髮,高個,紅色的薄外套,眼睛裡帶著許久不見的笑意。見了褚青,眸中微怔,然後從裡面慢慢抽出一絲溫暖,就像已經低落入了塵埃,此刻又從塵埃中開出的花。
那般的熱情和鮮豔,讓他心都抖了一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