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有對兄弟是一夥馬賊的首領,弟弟叫阿明,也便是男主角。某天他偶遇一女子阿九,心中喜歡,就直接搶回了寨子。
阿九似乎非常恨他,一直寡言少語,即便倆人成親也沒有好轉。阿明並不氣餒,只想用真心化解對方的怨恨。
就這樣過了一年,阿明忽然發現,無論自己怎樣努力,都改變不了現狀。心灰意冷,他選擇剃度出家。
阿九又莫名其妙的跟隨,在廟外的破屋住下,每日為他烹茶做飯。又有一日,他哥哥忽被人伏擊,逃到廟中,重傷身亡。緊跟著,另一夥馬賊包圍了寺廟,首領正是阿九的兄長。
這對兄妹的父母被阿明哥哥所殺,忍辱計劃多年,就為了今日報仇。但阿九已經愛上了阿明,執意尋死,並約定:我們來生再見。
後到了民國時期,一對夫妻搬到了這裡,那妻子正是阿九的模樣。而在廟裡的那顆銀杏樹下,變成鬼魂的阿明,已等了五十年。
“……”
褚青緩緩放下本子,于飛鴻一眨不眨的盯著。
半響,他開口道:“故事我很喜歡,但無謂的鋪墊太多,能挑起衝突或貫連劇情的地方卻一筆帶過,尤其阿明出家的情節,過於突兀。”
頓了頓,他又道:“簡單說,讀起來不通透。”
“那你的意思是……”于飛鴻問。
“前面太平了,靜美的畫面感和戲劇衝突並不矛盾,阿明出家之前必須有合理的邏輯,還有那句‘茶涼了,我再去給你續上吧’,出現次數太頻繁,會覺得很刻意。”
他講的很客氣,也很尊重,這年頭肯用心的電影人不多了,何況是個女孩子。哦,抱歉,對面的人年齡不小了,但誰見了都會讚歎,那三十六歲的韻味和十六歲的眼神。
“……”
于飛鴻是個特別倔的人,沉默半響,忽撩了撩頭髮,笑道:“那我回去考慮考慮,我們改天再談,謝謝你的建議。”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直接閃人。褚青倒挺訝然的,這也忒利索了點。
過了二十天,于飛鴻又來找他。
這女人有自己的堅持,前面的鋪墊並沒有刪減,反而增加了一些男女主角相處的細節,顯得愈加柔緩,性格刻畫也鮮明瞭不少。
阿明出家的部分有所改動,起碼邏輯上能說服觀眾,那句“茶涼了”也只剩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以至結尾的爆發力更強。
褚青細細的看了兩遍,認為在自己接受的範圍之內,便當場點頭,並將片酬定在了四百八十萬,簡直是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