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青打著哈哈:“從小就跟師傅學過,一直沒機會露兩手。”
黃穎一句話不說,只在邊上安靜的看著他。
…………
褚青拍完《小武》之後,忽然就變得很迷茫。雖然他以前也很迷茫,但那是閒的蛋疼,現在這種迷茫卻真正是思想層次的思考。
京城這座城市,實在太大了,大到它即便發生了什麼變化也看上去平平靜靜的。
倆月沒回來,褚青感覺和以前沒什麼改變,就是街上的妹子衣服變少了,白白的大腿也露出來了。
他又蹲在馬路邊,抽著煙,就像遇到賈璋柯那天一樣,只是身上換成了一件半袖襯衫和大褲衩,雞窩頭也修剪了一下,變成了乾乾淨淨的小寸頭。
褚青覺得自己就像小武,無聊而麻木的看著來來往往的車和人。
他潛意識裡不想再去過以前的那種生活,但又不知道該去過怎樣的一種生活。
電影,就像一扇開啟的神秘的門,裡面無比**,他卻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邁進去。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去想,現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吃飯,要生活。
褚青很認真的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修鞋這項工作讓他不至於很反感。
這兩天他沒幹別的,就是跑來跑去看鋪面,始終沒找著合適的。
因為他不僅會修鞋還會做鞋,修鞋只是小錢,做鞋才是大頭,這就必須要有一家鋪面。而且最好是那種裡外間的,前面可以做生意,後面可以做飯和睡覺。如果只找個修鞋的鋪面,租房子還得搭一份錢,壓力太大。
可惜的是,京城市區的小門臉兒好找,十來平米那種,勉強能夠得上是個店鋪,租金也能接受。但像褚青想要的那種門市,光看那一串的零,就跟後世老家縣城新開的樓盤一樣,直接把他嚇尿。
拜託,現在是九七年啊!
帝都你要不要這麼高大上啊!乃這樣很容易沒朋友啊!!!
郊區倒是便宜,比如十幾個皇帝組團挖墳的那個地界兒,租金要比市區便宜一半還多。但這會還沒大發展,破落得很,客流量不能保證,收益不大,沒意義。
說起來,褚青若真打算在京城安居,買房倒是可以考慮在那一片,尤其是密雲,起碼生態環境不錯。
市區想都別想,就因為那比房價還讓人無力吐槽的霧霾。
褚青可不想住著均價三萬一平的房子,呼吸著比房價還碉堡的空氣。
店鋪沒得開,也不能啥事不幹。
他找了個還過得去的出租屋,離程老頭家不遠,又買了兩套不知轉了幾手的工具,一套修鞋,一套擦鞋,裝了個大木箱,還有個小馬紮。
成天揹著到處瞎走,看哪人多哪順眼,就把馬紮往路邊一擱,小攤一擺,一坐就是一天。
他手藝已經成了精,修鞋擦鞋又快又好,一天下來居然能有幾十塊錢的收入,比撿破爛時略高。而且這個年代,城管雖然逐漸冒頭,卻沒有新世紀之後的那般喪心病狂,所以褚青生意做的也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