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青扭頭瞅了眼,汗了又汗,根本顧不得理,牽著媳婦兒的手走到拍照區。
記者們舉著長槍短炮,噼裡啪啦的閃光燈瞬間襲來,簡直晃瞎了眼。他沒擺什麼姿勢,就是直挺挺的戳著,順便微笑。
範小爺卻是要拗造型的,A面拍完翻B面,動作特嫻熟。別說她,這類場合連程穎都特有心得。
紅毯末端,是個很寬敞的採訪區,劇組停留了幾分鐘,問題中規中矩,甚至有些死板。唯一不太愉快的,那主持人又提到了他被封殺的事兒,叫程穎糊弄了過去。
“褚!”
採訪剛結束,科斯里克已在劇院的入口處向他揮手。
柏林沒有戛納那麼多逼事,什麼先走一半臺階,主席再陪著走另一半,最後一起合影。這裡要輕鬆許多,科斯里克跟他們聊了聊,並介紹了一位大咖:青年論壇主席克里斯多夫。
眾所周知,柏林影展最重要的兩個單元,便是主競賽和青年論壇。後者的地位相當於科舉,從這裡成名的那些年輕導演,某種程度上,克里斯多夫就是他們的座師。
98年,褚青隨《小武》來參賽,沒有任何人搭理。03年,他第二次造訪,認識的不認識的,逮著機會都過來打招呼。
費了好大勁,他才擺脫人群,急忙忙的入場。
“哎,那倆人舉的牌子什麼意思?”
直到坐進席位,緩了片刻,他才有功夫問程穎。
“你看不懂啊?前面一個chu,一個心形符號,後面是kiss&ne。”
“我懂啊,但我不知道為啥要跟個kiss&ne?”
“噗哧!”程穎忍不住噴了。
“有什麼可笑的?”他很納悶。
“豬啊你!”
範小爺都看不過去了,搬過他的臉狠狠親了一口,發出“chu~”的一聲。
&ne!”
…………
“今天,柏林有三分之一的人走上街頭,反對美國對伊拉克開戰。而我們,則在這裡慶祝電影節的閉幕。”
大概六點鐘,頒獎禮正式舉行。科斯里克充當了開場主持的角色,與十天前一樣,他仍舊拿政治說事。
“當然,我們並非冷漠,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彰顯我們電影人的立場。今年22部參賽作品,有近半數在關注死亡,關注生存,關注政治形態下的人性衝突……”
丫在臺上巴拉巴拉個沒完,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哥這屆辦的很牛*逼,此處應有掌聲!
其實底下早特麼想罵娘了,可還得給面子,都一臉便秘的忍耐。
這會場極大,約莫有上千座位。褚青一行在靠後的位置,看得特費勁,聽又聽不懂,除了溜號真不知道幹嘛了。
好不容易,科斯里克結束了自己的拉票活動,又請本屆的評審團亮相。八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導演、演員、製片人、理論家一字排開,氣勢倒有了,就是名聲遜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