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徐小姐哭得好好的,一下子捂嘴樂了。
演的如此有層次,灣灣的傳媒界自然集體高*潮,一家電視臺就報道:
“第23屆東京國際影展昨天登場,因中國團攪局,臺灣演員無法走上星光大道。盛裝出席,也無法上臺,受到不公平待遇,徐若軒忍不住悲從中來。
帶隊的新聞局電影處長講述打壓經過,談到臺灣電影在日本受歡迎時,不禁激動哽咽,同行演員也眼泛淚光。
不過,徐若軒在微博貼出原本該秀的禮服和珠寶照,出席臺灣之夜活動時,更穿上名牌黑色禮服,抹殺不少攝影師底片,不僅用日文為臺灣發聲,更用服裝為受到大陸打壓的事件扳回一城……”
至於大陸,網上也是沸騰一片,微博成了主戰場。
在某位網友提供的截圖中,徐小姐聲稱自己“是臺灣人”,表示以後不會來大陸,只會去日本發展。
該微博釋出後,立即引來網友聲討,8成以上的人表示,要抵制她在大陸的演藝活動。而此次影展爭議,部分人覺得是日方搞鬼:
“日本人搞事嘛,讓臺灣跟大陸鬧矛盾!”
“灣灣當了小日本的槍!”
“鬼子去死!”
徐小姐壓力倍增,迅速給媒體發律師函:關於落淚一事,因親人健康因素和在異地工作壓力累積,導致突發的情緒問題。無論在何處,說何種語言,都沒有政治立場。希望到此為止,若再有攻擊性言語,也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同時,微博系統管理員稱,所謂的反大陸言論,經核實並非本人所為,而是由一名網友製作的造假截圖。
然而沒什麼卵用,因為她的解釋純屬扯蛋,什麼親人健康和異地工作。拜託,你以前在日本混過好幾年,今年又簽了日本公司,有“養母”般的溫暖,算個屁的異地?
其實這件事呢,從頭到尾都很微妙。
先是組委會腦抽,或者故意,將大陸和灣灣湊在一塊,以前是分開安排。然後是蔣平,他立場沒錯,做法也沒得說,但在高層看來,卻擴大了政治意識。
高層處理********,一向是靈活手腕,不會這麼粗暴。國臺辦也很愁,只能用“各方溝通不夠,不會影響兩岸電影人今後的合作”來定論。
最奇葩的,是日方態度。
本來呢,蔣平只說自己退,沒讓灣灣退。但組委會牟上了陳智寬,摟頭就一棒子。然後灣灣就玻璃心了,又有小情緒了,開始控訴巴拉巴拉。
這不能不人懷疑,確實有那麼點陰謀論。
最後是我們倆,純屬躺槍,卻沒引起太大的波瀾,沒人誇,沒人罵,就像主動退出是理所當然。
……
25日,《觀音山》首映。26日,《鋼的琴》首映。
儀式慘淡,草草收場,連放映後的交流環節都省略,因為沒有任何主創參加。但這兩部片的口碑極佳,特別是《鋼的琴》。
“王謙源帶給觀眾一個辛酸卻倍感溫暖的父親形象,讓大家相信、讓大家動容,和他一起體會那個年代的生活故事。他不動聲色、略帶黑色幽默性質的表演,又混搭出整個影片的質感。”
各國媒體通篇讚譽,只可惜,當事人感受不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