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危急存亡之秋> 第十章 鄧艾治蜀鍾姜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鄧艾治蜀鍾姜論 (1 / 5)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十一月,漢將姜維接到劉禪詔令,於是率軍向北,向魏將鍾會投降。

鍾會接受姜維投降,並將蜀兵安置於涪縣附近的幾座軍營。

入夜,姜維等降將被通知參加鍾會所設之慶功宴。

正是此時,中軍營帳。

鍾會坐於主將位,胡烈、田章、龐會、夏侯鹹、皇甫闓、衛瓘等魏將坐於一側,姜維、張翼、廖化、董厥、李密、蔣顯等降將坐於另一側。鍾會的僚屬杜預、羊琇、鄧殷、向雄站於鍾會身側。

只見鍾會舉樽,道:“兩國戰事終休,從此合乎大同。請諸位共同舉樽,慶賀大魏盛世。”

於是眾人飲酒。

鍾會道:“這第二樽,請諸位魏將與諸位蜀將對敬,慶賀歷經幾十年漫長等待,終於同朝為臣,請!”

於是眾人再飲。

鍾會道:“這第三樽,我要獨敬蜀軍元帥,姜伯約將軍!”

姜維驚訝,於是舉樽與鍾會對飲。

放下酒樽,鍾會樂道:“姜將軍,如今合為一家,我直呼你伯約,你亦可呼我士季。”

姜維道:“是。”

於是鍾會吩咐眾人隨意用餐。

鍾會看著姜維,道:“伯約,你可知蜀國滅亡之原因?”

姜維思索片刻,道:“原因很多。”

鍾會道:“請相告之。”

姜維看了眼酒樽,道:“從軍事來看,士季在今年春季至關中整軍,我得到訊息,上表我主,請派張翼、廖化二位將軍增援陽安關口與陰平橋頭。可惜我主親近小人黃皓,黃皓請巫師作法,巫師告之魏軍不會前來,於是黃皓信以為真,欺騙我主,造成援軍遲遲未至。當士季揮師駱谷,成都才匆忙派兵,故遲也,這是其一。當我得到訊息,火速奔赴劍閣,擋住士季大軍時,得知鄧艾將偷渡陰平,於是又上表,請我主派一員將軍增援江由,防範鄧艾。可惜我主派出從未作戰而徒有名望的諸葛思遠,諸葛思遠未按時到達江由,被鄧艾偷渡成功。之後又在綿竹與鄧艾野戰,造成全軍皆沒。鄧艾因此逼近成都,這是其二。老賊譙周,賣主求榮,我主遭遇背叛,心神崩潰,無奈出降,這是其三。”

鍾會道:“軍事三點,固然是速亡之因,可有政治原因?”

姜維道:“從政治來看,我之所以屯田沓中,是因小人黃皓掌控皇宮,諸葛思遠上表彈劾,使我長期不敢歸國。我國本小國,主上老而昏弱,臣子勾心鬥角,怎能同心迎敵。而魏國乃大國,司馬公忠心賢能,文臣武將數以千計,帶甲士卒幾乎百萬。自古以來,便是以大吞小,以強滅弱。此大勢所趨,非人力可逆也。”

鍾會點頭,樂道:“如此看來,無論軍事或政治,蜀國豈能不亡。蜀國之亡,非將軍之過,乃是天意,還望不必內疚。”

姜維勉強道:“謝士季關切。”

兩人又飲後,鍾會道:“伯約,今日與你相見,我十分激動,你可知為何?”

姜維道:“因士季完成大魏滅蜀之心願。”

鍾會笑著揮手道:“伯約此言差矣。”

姜維疑惑道:“請士季明示。”

鍾會看著杜預,道:“我常與杜長史提起你,道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