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危急存亡之秋> 第五章 諸葛瞻退守綿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諸葛瞻退守綿竹 (1 / 4)

季漢炎興元年,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十月。

魏伐蜀之戰進行到了新的階段。

魏將鄧艾即將走出陰平山道,到達漢德陽亭,與在那裡等候的魏將田章匯合。

漢將諸葛瞻行動遲緩,只派出諸葛尚、李球為先鋒,前去江由打探情況,自己則領大部留於涪縣。

諸葛尚和李球去往江由後,涪縣將軍府大堂外。

只見黃崇站在那裡,捶胸悲痛道:“諸葛思遠,乃軍事白痴也!昔日丞相如此英傑,怎會生下這般愚鈍之人。我大漢,必毀於此人矣!”

旁邊張遵安慰道:“黃尚書,或許情況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

黃崇道:“沒有?你可知鄧艾有多少人馬,好幾萬人。諸葛瞻就派三千先鋒去打探,等先鋒回來,一切皆晚也,皆完了!”

張遵道:“黃尚書,不可直呼都護大名,太不禮貌。”

黃崇怒視道:“禮貌?如今兩國正在交戰,兵鋒相爭,禮貌有何用,能退敵否!”

張遵嘆氣而不知該說什麼。

吳國方面。

吳帝孫休答應救援季漢,此時將軍丁奉正進兵壽春,做出攻魏之舉。將軍留平、施績在南郡商議對策,還未出兵。將軍丁封、孫異在沔中,計劃沿漢水而上。

吳國軍隊雖出兵或準備出兵,但至今未有一路與魏軍交戰,所以魏國中東部地區並未受到直接影響。

巴東方面。

白帝城將軍府中。

巴東太守羅憲對右將軍閻宇道:“將軍,吳國援軍已在路上,或在漢水至壽春等地牽制魏軍,這樣魏國將無法全力支援西部戰場。”

閻宇道:“話雖如此,奈何盟國實力不足,又懷私心,只怕此次出師,不過作戲耳。”

羅憲點了點頭,道:“我亦有同感也。”

閻宇道:“盟國是靠不住的,對抗暴賊,我大漢永為主力。前日朝廷發來詔令,命我率八千人回師成都,今日便是我離開白帝城之日。”

羅憲道:“諸葛都護前往江由,前途未卜,巴東援軍應儘早回師,才能保衛陛下。”

閻宇道:“是也,我此時最擔心的便是我離開後的巴東。留下軍士只有二千,實在太少。敢問羅太守,當我離開後,你將如何守衛巴東。”

羅憲道:“將軍,巴東是漢吳二國邊界,白帝城更是守衛邊界第一城,我將親自堅守白帝,控制夔門水路。若有人敢進犯國土,我將在夔門憑險,堅決阻擋。若敵眾我寡,夔門難守,我將退守白帝城,憑城固守。末將與全軍將士必誓死報國,使國無東顧之憂。”

閻宇點了點頭,道:“很好。令則,你幼時精讀兵書,成年後又出使吳國,如今在巴東任職多年,我對你是放心的,我相信在我離開之後,你定能盡職守衛巴東。”

羅憲道:“羅憲定扞衛使命。”

於是今日,閻宇率八千巴東軍離開白帝城,回師成都。

見閻宇之軍漸漸走遠,參軍楊宗對羅憲道:“閻將軍率大眾而去,白帝城此時只有軍士二千,當年盟國偷襲荊州,今日更敢偷襲巴東。”

羅憲道:“我看吳國近期會觀望形勢,若我軍勝了,他自然不敢前來。若我軍遭遇失利,他則必來。命令,派出更多探馬,瞭解吳軍動向。且每日操練士卒,為將來之戰做好準備。”

楊宗道:“諾!”

南中方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