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日。
姜維、廖化走到白水關,離陽安關口僅剩一日路程。剛到這裡,便收到陽安關口失陷的訊息。
同一日,張翼、董厥率軍也趕到白水關。
話說張翼、董厥二人為何現在才到這裡,一來是從成都出發路程較遠,二來是二人沒有意識到陽安關口會很容易丟失,便未盡全力進軍。
關口失陷的訊息如同晴天霹靂,打擊了前往支援的諸位將軍。
特別是姜維,他感到特別痛苦。
白水關城樓上,姜維站在那裡,沉默不語。
旁邊廖化看不下去了,道:“早知如此,我不該待在陰平,直接去陽安關口。但聖上命我接應大將軍,我又不能如此,哎!”
張翼道:“我與董將軍預計關口能守住一二個月,可怎知敵人這麼快就奪下關口,出人意料。”
董厥道:“我軍一路並未停留,只是到漢壽聯絡胡濟將軍共同出兵,他以保衛漢壽為名,不願前往,我軍便繼續趕來,未曾想到還是慢了!”
李密走到姜維身邊,道:“大將軍,鍾會攻下陽安關口,下一個目標就是走金牛道,進軍劍閣,望大將軍早做決斷!”
廖化、張翼、董厥皆道:“望大將軍早做決斷!”
姜維回頭看著眾將,道:“諸位將軍,這一個月來,我國損失陰平、武都,及漢中一部,可謂損失不小,但我認為,這只是暫時的不利,抵擋魏軍,還有轉機。”
眾將聽後感到神奇,廖化道:“大將軍可有退敵之策?”
姜維道:“陽安關口雖失陷,但沒有軍士報告漢城、樂城、黃金失陷,這便說明這些城關還掌握在我漢軍手裡,這就為將來反擊,帶來了希望。而我大軍匯合於白水關,不下五萬人。向前不行,那我軍就向後退守劍閣。劍閣乃蜀北雄關,只要我軍堅守於此,魏軍人數再多,也不能入蜀。”
李密道:“我明白了,以劍閣代替陽安關口,將魏軍阻擋在蜀外,等待軍情有變,再給與反擊。”
廖化道:“五萬人守劍閣及附近險要地帶,掌控漢中入蜀的三條要道,即金牛道、米倉道、洋巴道,這樣敵人雖攻破陽安關口,卻再無力為繼。”
張翼道:“劍閣是丞相專為對付魏賊南犯開闢的軍事要地、蜀北屏障,我軍堅守劍閣便能立於不敗之地。”
董厥道:“可計策可行,請大將軍下命令吧!”
於是眾將皆請姜維下令。
姜維見意見一致,立即下達命令,全軍放棄白水關,退到劍閣建立新的防線。
姜維這邊退守,鍾會那邊西來。
此時他走到漢城城下,單騎靠近城門,表明自己身份,向城樓喊話,叫守將蔣斌出來對話,然而蔣斌副官傳話謝絕好意。
鍾會知道蔣斌是蜀大司馬蔣琬之子,蔣琬家族在蜀中頗有名望,見喊話不成,於是他於城外寫下書通道:“巴蜀賢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諸葛思遠,譬諸草木,吾氣類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當灑掃墳塋,奉祠致敬。願告其所在!”
通俗意思為:巴蜀地區具有賢智文武的人才很多。至於足下你、諸葛思遠諸葛瞻),就好像草木一樣,與我是同類的人。敬重桑樹梓樹一樣的父母,這是從古至今世代所尊崇的事。我今西來蜀地,打算瞻仰令尊大人的公侯墓地,我會去清掃墓瑩,祭祀而表達敬意。我希望你能告訴我令尊大人的墓地所在!
寫畢,鍾會命人傳信。
不久,蔣斌收到書信,他並沒有親自前往說明,也沒有登上城樓告之,他選擇回信,道:“知惟臭味意眷之隆,雅託通流,未拒來謂也。亡考昔遭疾疢,亡於涪縣,卜雲其吉,遂安厝之。知君西邁,乃欲屈駕脩敬墳墓。視予猶父,顏子之仁也,聞命感愴,以增情思。”
通俗意思為:得知你以我為知己,我願與你為氣味相投之人,於是文雅的進行書信交流,我沒有拒絕你的理由。我父親當年患病,逝於涪縣,占卜者說那裡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就在當地安葬。我已經知道你西來蜀地,竟然要屈駕瞻視墓地以表敬意。顏回視孔子如父,這是他的仁德。當我知道你的想法後使我頗為傷感,更增加了我的情思。
鍾會收到回信,閱之,又交於眾人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