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438章 ?方書安就一個套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8章 ?方書安就一個套路 (1 / 3)

方書安不滿意玻璃的技術指標,但是別人卻認同。

也就是他自己見識過後世十分發達產業下的玻璃產品,在大明,有幾個人見識過那麼平整的玻璃呢?

即便是現有的條件,已經令孫傳庭之類的人震驚了。

就連見過世面的徐光啟和蘇菲婭等人,也是驚歎不已。

徐光啟見過商人們帶來的五彩玻璃,樣子還算鮮豔,也很有美感。

蘇菲婭出生在佛郎機,自然也知道教堂和古堡裡邊的玻璃。

但是在方書安的平板玻璃面前,他們以前見識過的東西都黯然失色。

就當人們都以為,方書安要將平板玻璃推向市場的時候,他卻遲遲沒有動作。

這樣徐光啟孫傳庭們很是納悶,難道說,方書安又在憋著大招?

事實上,他確實在憋著大招,但不是因為玻璃上市,而是它創造出來的附加值。

現在生產成本還太高,並且良率也低。

想要賣出去的話,每批肯定是有各種各樣的瑕疵品,才能有出貨價值,正常全部使用優等品,就算是他能賣得起,別人也買不起。

玻璃用量比瓷磚還要大,製造難度差的不是一個數量級,但是價格卻不能漲多少。

而且,即便是平板玻璃漲價以後,不管按照勞動力還是品質計算的單產品附加值,仍舊超不過玻璃製品。

如此以來,生產平板玻璃還要幹什麼!

正是在產量和工藝製品的雙重壓力下,方書安才沒有讓玻璃開始大規模推廣。

不過,也並不代表他不製造。

玻璃仍然要生產,但是卻不是賣出去,而是送!

既然是送,那就很有講究,並不是所有人都可能被贈送。

除了必須的社會地位和條件以後,還有更多考慮因素。

賣出去的東西,只要是人花了錢,那麼對待的態度就不一樣。

只要是花了錢的東西,必定會認真的去尋找他的問題,稍微有一點就會被放大,然後人們抓著反覆進行聲討和鞭撻,直到口碑慢慢變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