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法總教官失敗了。”
諾伊及時將澤法談判的結果報告給了諾斯。
之前,在澤法的堅持請求之下,諾斯給了澤法一個談判的機會。
現在澤法最終以失敗告終,自然也就到了諾斯放開手腳大幹一場的時候。
“v3、v4導彈部隊聽令,開始執行轟炸任務。
空軍部隊出動,填補v4導彈部隊的遺漏。
既然敵人膽敢進攻我國本土,那麼這一次,我要讓他們未見本島,先死一半!”
指揮官的命令自最高指揮部下達,早已待命多時的兩大部隊紛紛行動了起來。
在遊戲中,盟軍的“光稜坦克”、聯軍的“v3導彈發射車”,其定位為“攻城單位”。
攻城單位一詞指的是它們的射程要超越防禦塔,可以在遠距離無傷炸掉防禦塔,並且對建築有著極大的傷害加成。
在遊戲中,作為兩大陣營的攻城單位,光稜坦克和v3導彈發射車各有優劣。
光稜坦克的射速更快,精準度更高,並且光稜不會被攔截;v3導彈的射程比光稜坦克遠上幾個格子,而且導彈還可以跨越地形,缺點是射速極慢、飛行時間過長容易被躲避、並且還可以被攔截。
在現實中就不一樣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單位。
光稜坦克屬於先進的特種坦克,擁有普通主戰坦克的二倍有效射程以及其他優勢。
v3導彈發射車那是純粹的超視距轟炸單位,和光稜坦克根本就不是同一種型別的東西。
v3和v4則是各有優勢,v3導彈個頭較大、擁有更大的殺傷力但是容易被攔截;v4比較小巧,殺傷力弱於v3但是不容易被攔截。
兩種導彈各有其用途,不存在只生產單一單位的情況。
隨著諾斯一聲令下,藉助於偵察機獲得的座標以及計算出的敵軍艦隊行軍速度,已經早已準備完畢的導彈發射車按照批次紛紛發射,一發發導彈噴吐出炙熱的尾焰,看上去如同沖天而起的流星。
……
在距離可可亞島相當遙遠、甚至藉助於海軍的單筒望遠鏡都無法觀察到可可亞島的遙遠距離,三十艘大型海軍軍艦正在急速前行。
在其位,謀其職,戰國並沒有因為澤法的一番話就忤逆五老星的命令,而是繼續選擇了進軍。
正所謂慈不掌兵,除非結果是被敵人打敗,不然無論要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戰國也一定會想辦法完成上頭交代給他的任務。
海軍的大將“青稚”庫贊正懶洋洋地躺在旗艦船艏的一架躺椅之上。
他本來是不想要參和這種破事的,但是既然戰國元帥已經安排他來參與這一場戰爭,他也就無所謂地答應了,從容不迫的正義嘛,走一步看一步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