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後到底不愧為青丘母儀天下的聖母娘娘,她憐憫初景年紀尚幼,卻已經歷這般大起大落,便冒險施法將她這段記憶封印了起來。
再之後,又將她送到了仙華大帝的天宮,美其名曰是學規矩修仙法,其實不過是換個不知她底細的地方將她養著罷了。
失了記憶的初景似乎覺得青丘是什麼蠻夷之地,這天宮才是正兒八經的高貴地方,只當自己是在家受寵才能被送了來的。
在天宮修行的日子她不但並不懂得收斂與感恩,反而處處放肆挑釁,唯有在仙華大帝面前收斂一些。
其實仙華大帝並不是不知曉她背地的做法,可這仙華界的大帝做得久了,便有些放不下身段,執著了聲名。
他不願擔下苛待神族血脈的名聲。
初景的背景經歷他一清二楚,知曉自己只要將她養著別出事就行了,規矩與仙法安排名師教授。
至於旁的,一概不管!
有這前提在先,那仙華大帝在初景和靈華之間的偏心也就好理解了。
最後仙華大帝的處理,是初景失了心愛的白兔,已是十分可憐。
靈華不能證明自己與白兔失蹤無關,小懲一次,罰雷鞭三下,若再有犯,定不輕饒。
這可把初景給得意壞了,一出了仙華大帝的書房,便開始挑釁靈華。
靈華本就病懨懨的,自是依舊不與她一般見識。
可初景卻越發得得意了,就連靈華受罰,她都要去觀刑。
靈華本就是被冤枉的,要受罰也便算了,初景這個得志的小人竟還在一旁叫好,把靈華給氣得身子越發差勁了。
另一方面,靈華也知曉,這是仙華大帝記恨自己飛昇上來壞了他奪取百草園的計劃,如今自己受罰也並不全然就是因為初景的心機。
靈華只能恨自己雖身負神農血脈卻無族人相助,而自己也不夠強大,只能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