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新世界札記精校版TXT> 第七十七章 鍊鋼實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七章 鍊鋼實驗 (1 / 2)

王仁東說要停業整頓果然不是開玩笑的,連產業已經很成熟的臥龍崗煤礦、荷蘭村鐵匠鋪也一併停了下來。

方毅帶著分管工業的左武衛一個廠一個廠地視察,記錄下各單位負責人的需求。

“方經理,其實按照咱們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也沒必要搞那麼複雜,我看給工人們配齊安全盔、安全鞋和手套就夠了,再生產一些防蛇蟲的藥物,你看行吧?”左武衛看著方毅,方毅點了點頭,現階段要他拿出其他安保措施也不能空手變出來不是。

“讓荷蘭人迪門斯在生產靴子的時候往裡邊加點鐵皮襯片,這點鐵皮現在還是供應的起的。我就看是畜生的牙硬還是鐵皮硬,土著礦工也得給我配齊,訓練這點人不容易。”方毅提點了一下,這下總找不出什麼毛病出來了吧

方毅的鐵皮襯片皮靴一出來後,立馬成了悉尼的搶手貨,不僅僅各個工廠訂貨,連軍隊也要換裝,說外出訓練的時候也怕有蛇咬,誰讓王仁東是名義上的統帥呢,親兒子來要錢總不能打臉不是,委員會於是給皮革廠下達了兩千雙靴子的訂單,一時間迪門斯的生產計劃都排到了三個月之後。

委員會到底沒有為難各生產部門,監察委具體巡視了一番後也覺得沒什麼能繼續整改的專案,於是各個工廠就基本復工了,考慮到鐵礦、煤礦和黏土紐斯卡爾都有出產,所以基地的重工業來了一次集體搬遷。

左武衛和方毅站在新落成的輪窯邊上,旁邊是幾個梧州燒窯工,“季老四,我跟你說的都聽清楚了嗎?這裡邊的物料配比你要多做幾次試驗,石墨和瀝青的量一定要把控好,現在進口這玩意兒不容易。”左武衛手裡握著一塊石墨,這玩意兒還是上次移民團隊跟著一起帶過來的,本來想開發做導體,沒想到先用在鍊鋼上了,瀝青倒不是很難獲取,很多船上都備著這玩意修補船體。

“可是大人,這石墨坩堝具體做多大,小的們心裡也沒個數,還有這燒結的溫度,就怕直接把石墨給燒沒了。”季老四原來只燒過磚頭和粗瓷,而且限於知識的侷限性,並不知道氧化這一說。

左武衛想起自己曾在鋼鐵廠見過的石墨坩堝似乎是上了釉的,這季老四不提醒他都忘了,“你會上釉嗎?”

季老四拱了拱手,“小人會的,只是不似那官窯的美觀,原本小人也只做那尋常人家的瓷器。”

方毅笑道,“這沒問題,等石墨坩堝壓制成型後,你給它們都上一層保護釉,不要求有多好看,畢竟用個兩三次就壞了。”

季老四領悟了方法和具體要求後就帶著一幫燒窯工選料去了,這石墨坩堝的壓制也頗費功夫,不過還好河邊有個水力錘,噸數雖然不大,但是用來做這玩意兒夠了。

要解決鋼材的短缺,除了鍊鋼工具外,鍊鋼方法也令人頗費腦筋,現在悉尼一共有接近四百人的鐵匠,人才是足夠的,而且中西還都有,中國人和荷蘭人都用土高爐鍊鐵,再進行鍛打得熟鐵或鋼,不過這樣做效率太低了。左武衛腦中思索了幾天,這玩意兒原理不難,主要就是個去炭的過程,但是具體方法就抓瞎了,連莫迪亞洛克人的圖書管理也沒有相應的資料。方毅召集了整個委員會材料、金屬、機械方面的專家討論了一番,最終大家達成一致用攪煉法煉熟鐵,但是這反射爐的具體引數還是隻能一個個試。

“方經理,你看咱們一共弄出來五個型號的反射爐,這爐的具體結構都差不多,差別就在於燒煤爐膛和火道的大小形狀了,具體哪一款能實現爐溫最高,等會兒一實驗完就有資料。”左武衛手裡拿了把紅外測溫槍。

“那咱們就開始吧,我具體技術也搞不明白,你等會兒把引數告訴我。”方毅吩咐道。

左武衛一聲令下,五個組的鐵匠按照先前的培訓方法開始給爐加溫預熱,左武衛跟方毅解釋道,“咱們這次實驗的時候還是使用人力鼓風裝置,等過段日子水力機械完工後,理論上爐溫會只高不低,這個大家要心裡有數。”

工人們按照順序給爐子加蓋、封口、鼓風。荷蘭鐵匠托馬斯在每個爐前來回走動,觀察火苗的顏色。

“三號爐首先到達橘紅色!”托馬斯報告道,左武衛聞言立馬看了下手錶,然後拿著紅外測溫槍去了三號爐前,“1000攝氏度。”

“二號爐火焰顏色也開始變淡了……”

等最終所有的爐溫度都穩定下來後,左武衛也把資料都抄收完畢了,“方經理,你看還是三號爐升溫最快,爐溫也最高,能達到1500攝氏度,其他爐都不行。這個爐火道是弧形的,估計風壓損失小。”

方毅點了點頭,“這個爐你們還得生產測驗一下,要是生產效率還行,就可以投產了。這樣咱們就可以大量生產熟鐵和少量的坩堝鋼,你那邊武器生產專案就可以上馬了。”

左武衛笑道:“這我能不著急嗎?好歹我還頂著裝備總部的帽子,你就放心吧,保證半個月內能投產,只要鐵礦石和生鐵供給能跟得上,這反射爐我不說大話,一爐一天出一噸鐵不難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