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忠嘆了口氣,說道:“這是趙家三老爺的嫡生兒子,落草時原是雙生子。
三歲時,趙三夫人帶著兩個孩子去西北邊關探望趙三老爺,沒成想途中遇上了山家丁護衛拼死護著,卻也只是保住了趙三夫人和這個孩子。
另一個孩子和奶孃則連人帶馬車一起被山匪擄走了。
等報了官,追剿完匪徒,那匪窩裡卻怎麼也尋不到孩子和奶孃。
據那被抓住的劫匪說,劫來的人都被充作了勞役,不勞作的就關在山洞裡。官兵攻打山寨時,兵荒馬亂的,山洞裡的人都趁亂跑了。
官府四處搜尋,雖說也找到不少,卻始終沒孩子和奶孃的訊息。
趙家也是年年都派人出去在各地找,卻一直都是音訊皆無。
如今,趙三老爺雖說只有這一個嫡子,卻也不曾嬌慣了去,打七歲起,每年都扔進西郊大營裡,跟著趙老將軍以前麾下的將軍們磨練三幾個月。
去歲還去了西北邊關和趙三老爺待了一年,如今也是剛剛回來。"
二人邊走邊說,金旭也跟在一旁聽著,不禁心下微動,開口問道:“舅舅,不知那趙三夫人是在何處遭遇山匪的?”
守忠見外甥問他,蹙眉想了想,答道:“聽說是在山西大同境內。”
金旭聽了,覺得也許是自己多想了,畢竟山西大同離著宋老伯的家鄉常州甚遠,個奶孃帶著孩子,身上又無銀錢,怎麼會到了那邊?
正想著,就聽李守忠又說道:“這兩個孩子出生後,趙老將軍那時還在西北邊關鎮守,聽說得知訊息後,翻爛了好幾本書,熬了好幾個夜晚,才給取好了名字。
還忙不迭又給父親寫信來誇耀。還記得當時父親看了信後,笑著說趙老將軍這次倒是吃多了些墨水,取得名字還不錯。”
“哦?取得何名?竟得了師父的讚賞。"林如海一挑眉,頗感興趣。
“大的那個叫趙琅,小的這個叫趙環。"李守忠答道。
"確實是好名,琅環乃天帝藏書之地,倒也難為趙老將軍了。"林如海莞爾。
可隨之他又怔住,看向金旭。金旭也看著林如海。二人眼中都有一種莫名的意味在流轉。
李守忠將他二人的情形看在眼中,不禁疑惑:“可是有什麼不妥?"
林如海思忖片刻,說道:“旭兒去年在揚州收留了宋姓祖孫二人,這小孫兒名琅,就是琅環的琅。
且這宋琅與今日見的趙環如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般,故而我與旭兒心中疑惑這宋琅是否就是那丟失的孩子。
只是那宋姓老者說他們是南直隸常州人士”
"明日便讓人回去問問,不可耽擱了。若真是丟失的那孩子,也算對得起趙老將軍家子的精忠報國之義。"一直在旁邊聽他們說話的趙老太爺打斷了林如海的話,語氣有些焦急。
林如海忙躬身應了。
幾人正說話間,就見一位兩鬢斑白的老夫人在幾個丫鬟婆子的簇擁下快步走了過來還未到跟前,就聽老夫人嗔道:“就這麼幾步路,你們要走到何時?明明知道我等的心焦,還不走快一點。"
金旭看著這老夫人的眉眼間與母妃的畫像很是相像,心中猜度著這定是外祖母了。
方欲拜見時,就被來人一把摟入懷中,緊緊地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