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一眼你難忘,自願毀於封神榜......
桃夭神色一滯,所有思緒全被這兩句話給拍飛。
也就在同時,當太一的話音一落,冥冥虛空中的天道也似有感應。
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宮裡,原本正木著一張臉看著賴在這裡不走的通天教主的道祖也是神色一怔,隨後輕輕合眸,拈著手中的造化玉碟,淡漠開口:“大劫不變,封神不改。”
賴著不走的通天教主也似乎感應到了什麼,噌地一下從蒲團上了站了起來,俊美的臉龐上帶著一絲若有所思,目光卻透過虛空看向了下界,隨後嘖了一聲,輕聲嘀咕了一句什麼後,又死乞白賴地坐了回去。
玉虛宮、太景宮中的元始和老子也似乎有所感應,但二人的神色卻不相同,後者是一臉無慾無為的冷漠臉,前者卻是眉峰微微一挑,而後發出一聲極輕的低語。
“東皇轉世之後倒是少了幾分殺伐,多了幾分人情味。”
下界中,多了幾分人情味的東皇陛下卻眸光溫柔地看著徹底傻住的桃夭,含笑問道:“怎麼傻了?”
桃夭聞言一個激靈,而後一把抓住他的手,焦急道:“你方才都說了什麼呀,這話能隨便說出來嗎?天道會記下來的。”
“讓它記。”東皇陛下卻不在意地笑道:“也省得它時時刻刻都想盯住我。”
“......”桃夭徹底無言,方才她已經感覺到了天道,那話一出口,就定然被天道記下了。他們現在雖然不是聖人,可他倆一個是準聖,一個又是東皇太一,有些話一旦說出口,那就跟聖人也差不多,天道會有所感應,然後將一些話給當做承諾或者誓言,然後清清楚楚地記下來,屆時就算是想改都改不了了。
可看著一臉不在意的傢伙,桃夭無言半晌後還是不平地道:“你作甚要說這種話!什麼自願毀於封神榜,這話是能隨便說的麼。”
“為什麼不能?”大王又是不在意地一笑,垂眸看著她,笑道:“這原本就是實話,說了出來也沒什麼打緊的。”
桃夭:“......”
你是覺得不打緊,可她還是不想就這麼便宜了西岐啊!
自那一晚之後,一向感情遲鈍也不太開竅的桃夭彷彿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般,她終於開竅了。
又過了數日,封后大典如期舉行。
朝歌城中在這一日百花盛開,城中百姓們更是早早就聚集在王宮外,想要一睹這場盛典的開始。
宮中莊嚴的神壇下,文武百官和各路諸侯分別站於兩側,一條紅綢從神壇上一路鋪向了天子殿。
而天子殿內,桃夭站在一人多高的銅鏡前,任由十數名侍女為自己穿戴後袍和后冠,黑色的後袍共有九層,華麗和莊重,頭頂上的那頂后冠更是璀璨耀眼。
當號角和鼓聲從外面傳來時,一身黑色帝王袍服的天子親自將桃夭牽出了天子殿。
二人踩著腳下的紅綢,一路走向神壇下,聽著百官和諸侯們的慶賀聲,天子側頭看向身邊的桃夭,俊美的臉龐上帶著愉悅的淺笑,輕聲問道:“緊張嗎?”
桃夭的腦袋上頂著一個好幾斤重的后冠,連搖頭都有些困難,只能低聲道:“不緊張,就是覺得麻煩。”
“等上了神壇祭了蒼天和祖宗後就輕鬆了。”大王聞言一笑,壓低聲音哄道:“夭夭先忍忍。”
桃夭抿了抿唇沒說什麼,只是輕輕握了握大王的手。
神壇上的巫祝在低低吟唱著什麼,隨著巫祝舉起雙手跪趴在地後,一旁的禮官也是立刻高聲喝道:“帝后敬天。”
大王握緊桃夭的手,牽著她一步一步邁上神壇,站在了紅色的香案前。
只見方才還趴在地上的巫祝立刻起身,邊跳邊晃地圍著二人高聲吟唱,禮官也適時地遞來三炷清香,待得帝后二人伸手接過後,禮官這才恭敬地退到一旁,並高聲喊道:“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列祖。”
桃夭被那巫祝給晃得頭暈,連禮官喊的是什麼其實都沒太聽見,不過她在瞧見身邊大王的動作後,也立刻端著一張嚴肅臉跟著依樣畫葫蘆。
三拜之後,神壇下的百官和諸侯們紛紛跪下,齊聲高呼,這高呼聲震天,即便是宮外圍觀的百姓們都聽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