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峰料想本弗蘭不會就這麼簡簡單單地被趕跑,就衝他居然會親自上門來找麻煩的勁頭,說不定在什麼時候他又會跳出來。
不過,無論怎麼說,他在拳館裡孤身一人面對欺上門來的黑幫毫無懼色,並且還親手打退了一名黑人拳手的英姿,在一眾學員的腦海裡烙下了深刻的印跡。
雖不至於說徹底改頭換面,但跟他學拳的態度多少還是端正了一些。
很快,四哥也聽說了這天發生的事情,雖然當時沒說什麼,但是全峰很快就發現,在拳館附近的街頭巷尾之中,遊手好閒的亞裔混混們明顯地比之前多了不少。
他知道四哥這是出於好心,在用他的方式向全峰表示著他的關心。
可是他的好意讓這幾個普普通通的學員都感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另外兩個亞裔還好,他們的家就住在附近,對這些混混早已見怪不怪。
科琳娜也不知當時被請去拍“電影”時受過什麼刺激,一見牆下的陰影中有人,她連巷子都不敢進了。
而她是跟著全峰學拳最積極的那個。
在這樣的境地下,有一個認同自己的人是無比難得的,所以全峰對她的關心多少還是要超過其他兩個人。
他不忍心就因為這點小事而把科琳娜嚇跑,反正他每天除了上課就是訓練,大把的時間可供他隨意支配,便每天多走上兩遍巷子,來回護送科琳娜上下課。
時間一長,隱約間竟然有點像情侶之間的樣子。
不過,全峰並沒有花多大的心思在科琳娜身上,那女孩大概也是個上進心頗足的人,兩個人在一起,將獨處的機會全都讓給了傾聽科琳娜在好萊塢找角色試鏡的故事,所以,兩人儘管看起來常聚在一起,也被其他兩個人誤會成情侶。
但實際上,他們一個華夏人,一個美國偏遠山區來的鄉下人碰到了一起,竟然在對方的身上找到了同在異鄉漂泊的認同感。
兩人從這個角度上說,倒更像是某種知己。
誰知道是什麼顏,但終歸是不會上床的那種。
而這一段時間之中,全峰所參加的當地的d級聯賽終於開幕,他已經取得了11勝11次ko對手的好成績。
他的橫空出世震驚了當地的拳擊愛好者圈子。
洛杉磯的拳擊愛好者跟國內的愛好者定義有所不同,這些人當中不乏專業人士,有些是退役下來的前職業拳手,有些是在拳擊行業裡吃了一輩子飯的老炮兒。
而即便沒有拳擊相關職業經歷的那群人也常在現場觀看比賽,而且,所有人都有過或正規或業餘的比賽經歷,就算打得不好,卻並不妨礙他們對拳擊的深刻理解。
可以說,他們是由熱愛拳擊而湊在一起的一群頗具眼光的權威人士。
在他們那豐富的拳擊閱歷當中,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亞洲人打拳擊,並且取得成就,可以,但那時在輕量級和它以下的那些級別。
亞洲人打重量級,並且贏下來,也可以,但那大多數都是靠著點數判定贏下來,不要說ko,就連tko都少之又少。
而全峰這十一場比賽,卻全都如出一轍的相似,開局,鈴響,比賽結束。
當地d級聯盟的這些本土選手能跟全峰打個照面的都沒有。
全峰好像又回到了在國內摧枯拉朽取得勝利的那段日子,誠然這裡有小聯盟水平低的因素,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職業拳擊不戴頭盔。
俗話說業餘拳擊看點數,職業拳擊看傷害。
這也就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比賽方式,業餘拳擊的選手更像是在打游擊,始終保持著閃躲的意識,也並不想對對手造成多大的傷害,反正只要拳頭輕輕沾到對手的有效部位就算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