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夜晚,秀忠和正信一起入住了一間足有八張塌塌米大小的營帳。
滿心都在惦念著軍情的他,愣是怎麼也睡不著。
當秀忠難以成眠之際,以謀略和狡黠著稱於世的正信看穿了他的心思,於是乾脆提出了建言。
“如果實在難以入睡,那將軍大人就不妨出去巡視一番吧,或者比在營帳裡等待天明要好。”
“正信也這麼覺得嗎?我正有此意,那我便現在就出去檢閱一下我軍的安防有無漏洞好了。”
秀忠離開營帳之後,騎著愛馬櫻野在大和川堤壩一帶巡視。
這一次,他阻止了正信試圖伴隨在旁的意願。
這名蜚聲天下的德川軍師已經77歲了,比起大御所家康還要年長了四歲,並且在秀忠身邊出謀劃策多年,他實在不忍心在決戰前夕讓這位老軍師再徹夜操勞。
類似的溫情與羈絆,在家康父子與譜代重臣之間時常可見。
這些譜代家臣有的已經侍奉德川家五、六代人,對於家康父子而言,他們是宛若手足一般不可或缺、值得信賴的所在。
秀忠刻意讓櫻野緩行,好仔細觀察正處在休息調整狀態的大軍,是否存在安防方面的紕漏。
不遠處,一名輪崗的哨兵也許太過疲勞,導致手中的劍落在地上,在對決前夕的深夜裡,這點細微聲響顯得格外刺耳。
“什麼聲音?是刺客還是豐臣軍的探子?”
“聲音是從南面傳過來的,我們快趕過去看看,絕不能放走豐臣軍的奸細!”
周邊極為負責的哨兵們乍聽見這聲異響,紛紛拔劍出鞘、一齊趕了過來。
他們急促的腳步聲又引發了其它巡邏兵的警覺,於是巡邏兵也持槍追了上來。
眼看這起極其日常的小事,很快就可能升級為一場莫虛有的騷動,秀忠忙策馬朝著那些衝來的哨兵與巡邏兵們疾奔了過去,將他們攔了下來。
“沒什麼異常!只是一名哨兵太過疲憊弄掉了劍而已,當時我就在現場,大家不用擔心!”
眼看將軍突然策馬出現在眼前,並且還平易近人地向他們解釋著情況與緣由,哨兵與巡邏兵們又是感動、又是驚惶地紛紛跪倒在地。
“都是我們不夠謹慎,才導致將軍大人如此操心,實在羞愧萬分、不勝惶恐啊!”
“決戰前夜,還驚攪了將軍大人聖駕,都是我們不夠周全!請將軍大人責罰吧!”